第221章 制度的胜利(2 / 3)
学生,多来自白河领本地的中等以上家庭,譬如管事庄头,又或者军中的军官与骑兵。
这所学校既可以为领地的后续发展补充人才,也能起到回收金盾的作用。
林恩目前没有普及义务教育的计划。
超前时代一步的是天才,再往前走两步,往往就变成了疯子
义务教育超出时代太多了,与极度落后的生产力完全不匹配,也没有足够多的岗位来消化如此庞大的学生群体。
况且古典时代的农业很吃劳动人口,半大的孩子那也是劳动力不是还是让他们先安心在家帮着父母种田。
领地的稳定仍然是建立在稳定且充沛的粮食供应上。
巡视完苍鹭县后,林恩当晚就住在河畔的前男爵城堡里。
对于白河领遗留的六座男爵城堡,他其实有考虑过要拆掉其中一部分。
坚固的城堡就是骑士封建时代的象征,其卓越的防御性能往往会让进攻方失去攻城的意愿。
在同层次的领地战争中,城堡几乎不存在被攻破的可能性。
而且城堡不仅拥有军事职能,还是全领地的政治核心与主要仓库所在,通常存储着领地上绝大部分余粮,供守军吃上两三年都毫无问题。
北境各地的大贵族们很早就意识到了城堡的作用,因而严格限制麾下贵族修筑城堡。
白河流域之前的男爵们为啥都只修一座城堡
是因为不想多修么当然是因为不能修!
公爵只给他们批了一座城堡的修筑份额,额外修筑城堡就等同于谋反。
至于沼地公爵在集权之后修筑的城堡,譬如湍流郡的那三十来座小型城堡,则完全是从抵御外敌的角度来考虑。
这些城堡摒弃了行政与仓储职能,通常只储存少量的粮食与饮用水,并且最多就容纳二三十人。
非但无法对集权统治构成威胁,反而需要仰赖宫廷的供养,必须完全效忠于公爵。
如果仅从集权的角度来考虑,林恩当然要拆掉领地上的这些城堡,仅保留一到两座即可。
可后来他又觉得留下也不错。
以白河领的地形,如果遭遇强大的外力侵袭,他与麾下的军队完全能够依托于城堡做节节抵抗。
除此之外,城堡的存在还能持续震慑当地的领民,尤其是迁徙到白河领的两支荒民部族。
虽说这两支部族都上交了人质,还派出族中的青壮加入军队供林恩驱使。
可最低限度的防备还是不能少的。
领地上荒民的总人口已悄然破万,要真闹出点事来,那破坏力绝对非同小可。
目前各县的城堡并不归县长管理,而是由林恩的亲卫队代为管理,本质上就是他的私人财产,或者说是‘行宫’。
城堡内都驻扎有亲卫队下辖的地方防御部队,通常是每座城堡一支十人精锐小队,同时还配备了相应的侍女、厨娘等服务人员。
若遇到紧急情况,这支小队就可配合当地的治安武装共同守卫城堡,等待援军的到来。
深夜,林恩听着窗外不曾间断的雨声,思索着未来的规划,独自一人躺在床上沉沉睡去。
次日清晨,他按时苏醒,却看到一抹明媚阳光穿透玻璃窗,在地砖上投下大片光斑。
他起身下床,推开城堡的窗户,清新的空气裹挟着泥土与青草的芬芳扑面而来。
天晴了,雨停了,昨夜还黑云压顶的乌云过了一晚竟消失得无影无踪。
这意味着北境的收获季即将到来,随之而来的自然就是延绵不绝的战争。
林恩并不慌张,依旧按照原定计划北上巡视。
沿着老艾监修的道路,他携亲卫队于当日中午抵达赤溪县。
相比四个月前,赤溪县出现了近乎天翻地覆的变化。
领地西边,靠近森林的地带修筑了数十座冶铁炉,缕缕黑烟升腾而起。
两条主要溪流都被拦水修坝,水坝附近大片的砖石工坊拔地而起。
负责冶炼锻造的铁匠埃里克一边带着林恩参观工坊区,一边介绍道:
“老爷,这里就是新修建的甲胄工坊,您从三河城调来的这些铁匠都极为优秀,眼下有两名铁匠已经能够完成半身板甲的锻造。
等到九月,这座工坊的板甲上衣产量应当能提升到每月二十件,至于板甲衣的产量,则有望提升到每月四十到五十件。”
在占领三河城之前,埃里克与他的两个儿子就算是挥锤挥到手臂酸痛,每月顶多也就能提供四套半身板甲,外加十套不到的板甲衣。
眼下随着全新的大型甲胄工坊投产,以及三河城优秀铁匠们的紧急驰援,其产能提升至原有的五倍。
而且随着新铁匠们对制作流程逐步熟悉,埃里克认为后续产能还有提升的空间。
这就是集权的美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