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傻丫头,我不会有事。”(1 / 3)
转眼到了四月,秦定邦正在办公室谋划着进一步的打算。忽然门响了两下便被猛地推开,他抬眼一看,竟是大良回来了。
秦定邦立刻起身相迎,“怎么样?”
“走通了!”大良难掩喜色。
“一路上可安全?”
“有几处差点遇到危险,但都躲过去了,下次走时可以再改动一下路线。日本人的封锁,并不完全是铁桶一块,还是有缝隙的。”
秦定邦激动地拍了拍大良的肩膀,“你可真是立了大功了!”
“看三少爷说的,这是我的本分。”
原来大良这次走的路线,是去往芜湖方向的。
因为秦家的码头在法租界,日本人插不上手,所以从法租界出发的船不受日本人的检查。上次穆逢财又给秦定邦提供了很多路上军警宪特的猫腻,加上大良是跑船的老手,对海上的情况也熟悉,虽然路上没法说绝对平安顺利,但是整体而言,也算有惊无险。
秦定邦为了一切保靠,冒最小的风险办成事,第一次探路的船里装的全是寻常的货物。大良这次探出了这条路线,就意味着,以后可以考虑走此路,往根据地送急需的物资了。
大良真是他的得力干将,秦定邦一边听着他描述路上的情况,一边不住点头。等大良跟他汇报完了情况,秦定邦给大良放了几天假,让他回去和二哥一家好好团聚一下。
路线有了,就看冯龙渊什么时候能把药弄来了。
秦定邦坐回办公桌后,抬手扶额,思考着如何能让冯龙渊加快行动。
这时,又有敲门声响了。他一抬头,是张直,身后还站着个人,拿着公文包,顺着门缝看到秦定邦,就立即点头哈腰的,还行了个礼,“秦先生好,秦先生好。”
此人个子不高,笑起来满脸皱纹,也说不出到底多少岁,四五十怎么都是有的。
“秦先生,我是咱们商统会的干事,这是我的名片。我们商统会终于筹备得差不多了,过不久会举行一次晚宴,会邀请很多上海工商界、金融界的闻人名士,到时候群贤毕至,非常热闹,会是一次盛会呢。”
秦定邦看着名片上的字,“商统会?”
“对,全国商业统制总会,是在汪先生的指导关怀下,成立的。”干事殷勤答道。
这就是了,去年这个商统会在筹备时,就到秦家找秦世雄,这也是促使秦世雄让他去湖南老家的原因之一。
虽然秦世雄一直称病,避而不见,但这人今天又找到了他的办公室,看来对秦家仍是贼心不死。也难怪,以秦家在上海的地位,如果能拉秦家入伙,替他们站台,那就真能给其他家族和势力“打个样”了。
干事说着话,又从公文包里拿出一张精美的请柬,“秦先生,这是专门给您的请柬,希望您能大驾光临。到时候还有日本东京来的歌舞团,现场献艺。”
请柬放下后,干事的话没停,“秦老爷子身体一直抱恙,我们商统会几番派人去探望,也都没能成。希望您能替我们转达对秦老爷子的关心和慰问。”
“其实,全上海都知道秦家后辈中,秦先生您是头一份,所以不知道有没有这个荣幸邀请秦先生,来担任我们商统会的理事。这个头衔,只会给您的生意,带来更多的便利。”
秦定邦听他把话说完之后,抬手指了指椅子,“你先坐。”
去找秦老爷子,秦宅的门关得死死的,之前谁都没进去过;找秦家二少爷,没想到这个二少爷也是个滑头,派来的人句句话都打在棉花上,最后也是一阵太极拳,无疾而终。
其实这个干事过来办这事之前,心里也是非常犯怵的。全上海都知道秦家老三不好惹。今天这个劝人入伙的差被派到他头上,他也知道这是拉人下水,让人背骂名的事,路上不知打了多少腹稿。一进屋,看秦定邦的第一眼,后背就开始发凉。于是刚才一股脑把打好的腹稿全都倒了出来。
一听秦定邦让他坐下,干事连连哈了几下腰,坐在屋里的椅子上。
“家父身体不适,贵商会到现在都惦记着,也是不容易。贵商会如此挂怀,我先替家父谢谢你们,回家之后我定会转达。至于当理事?我秦某人对当官、头衔都没有任何兴趣,这个位置,恐怕要留给更合适的人了。”
得,这屁股刚碰到椅子,干事就坐不住了,这是又吃了闭门羹了。干事不想再劝也不敢再劝,生怕说多了以后吃瓜落儿,刚想起身告辞,却听秦定邦又道,“但是我对这个晚宴,有点兴趣。”
一听秦定邦这话,干事只以为耳朵出了问题,这是柳暗花明么?但他还是稳住了,“秦先生,这宴会绝对值得您参加。我刚才还少说了呢,不只是工商界、金融界的大亨,各个领域有头脸的人物,我们都会尽可能地去邀请,不少都已经明确答复,会带着亲眷出席。像您这样有头有脸的大人物们,正可以畅叙感情啊。”
秦定邦看了眼请柬,“好,请柬我收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