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竟是倪千峰(3 / 3)

加入书签

秦定邦和梁琇警觉地面面相觑,又一齐看向倪千峰。

倪千峰倒是见怪不怪似的,一点也不慌张,他安抚道,“是老武他们在搞实验。兵工厂那一直在试制、生产弹药。但是一直缺材料,缺设备。兵工厂的都是些神人能人,要是材料和设备都能跟上的话,那真是不知道能造出多厉害的武器。”

听了这话,秦定邦垂眸思索了片刻,“我想想办法。”

“要是秦先生能帮忙,那可实在是太好了。现在日军、伪军动不动就扫**清乡,严密封锁。我们也在不停战斗,不停消耗武器。如果物资压力得到缓解,那对巩固根据地,实在是太有意义了。”

听了倪千峰的话,秦定邦心里对这边的局面有了轮廓,“得好好想个办法,怎么躲过那些眼线、监视和封锁。”

倪千峰感慨,“东西想运进来,确实太难。”

秦定邦目光坚毅,“事在人为。”

像,真像!

倪千峰看着秦定邦思索和说话的样子,不禁露出了欣慰的笑,到底是一母同胞的兄弟。但一想到自己的老战友早已不在人间,忍不住心下又一阵酸楚。

“对了,你们说的侄子、侄女,是沅沅和澧澧吗?那两个孩子,在苏北了?”

“对,”梁琇接过了话,“一九四一年初,皖南事变中有一批突围的小战士,藏到了上海的难童院,在那里中转后被送到了苏北。当时沅沅和澧澧已经在难童院了,我也是偶然和他们相认。经组织同意,把他们和皖南的小战士,一起送了过去。”

“好,好啊,到苏北你们就放心吧,”倪千峰释然道,“孩子们肯定被照顾得很好。”

“沅沅那小丫头心思缜密,主意多得是,跟个小大人似的。”倪千峰一边说着,一边眼角就带了笑,“至于澧澧那小家伙,就喜欢枪炮子弹,当时我还给他做了只小木枪,他成天抱着,走哪带哪。等他长大了,搞不好还真适合干军工,帮老武打下手。”

秦定邦虽然和两个孩子只有一面之缘,但印象实在深刻,尤其听了倪千峰这么一说,当时见到两个小人儿的情景,一幕幕又在眼前闪现。

他禁不住心下一暖。希望在苏北,两个孩子一起茁壮成长吧。能像哥哥嫂嫂,像刚看到的战士们那样,有血气,有脊梁。

之后,秦定邦和梁琇在根据地留了段时间,待时机成熟,便出发了。

几人一路辗转,等到终于再次见到上海的楼宇,已经是一九四三年的春节前了。

出发时,秦定邦是那个替养父去尽孝心的秦家三少爷。

回来时,他虽然依旧是要帮秦家发扬光大的秦定邦,但在他心里,已经有一部分,又做回了向家的二儿子,成了继承父兄遗志,一心想着如何突破重重阻碍,往根据地运物资的向长松了。

等到他和梁琇下船,上海街头的景象,与出发时,又有了不同。

不少外国人的胳膊上,都绑了醒目的红臂章,臂章上还有不同的字母。回想去年他们出发去湖南时,并没有这样的情况,想必这又和局势变化有关。

看着那些外国人噤若寒蝉的样子,那红臂章,定是无关乎权力与荣耀了。

秦定邦和梁琇对望了一眼,一起轻轻摇了摇头。

应该又是日本人的“杰作”了。

张直和冯通护送着二人回到了秦宅,就都回家去了。这二人都是秦定邦最信任的心腹,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比谁都有分寸。

老管家于叔一看是三少爷他们回来了,高兴得老泪纵横,赶紧把他和梁琇迎进了宅子。

本来他二人一路上还想着,要快些把老家的情况讲给长辈听,免得他们担心。可一进秦宅,二人立即就发现了有些异样。比起出发时,宅子分明冷清了一些。

二人带着满心的疑惑,快步走进屋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