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北平,北平!(2 / 3)
梁琇还有点沉浸在刚才的表演中,语气都轻快了许多,“谢谢你请我看这个魔术,太好看了!”
“只是……”梁琇看着自己身边一直空着两个位子,“这么好看的表演,我旁边的两个人怎么没来?”
秦定邦这才发现,自己身边的那个位子,也全程空着。再一回想刚才其他地方座无虚席整场爆满的样子,他顿时明白了什么,忍不住微笑着低了低头,随即转脸看向梁琇,“饿不饿?”
表演一共两个多钟头,加上情绪紧张,中午的那点面条也消化得差不多了。
梁琇回头看了看身后的观众席,人都已经走光了。她沉静了下来,这才意识到刚才秦定邦一直就坐在自己身边。
不知不觉又和他在一起待了这么久,她心里开始恼自己不争气。
都说了不过来看,结果一听奥克塔夫魔术团,就又动摇了。
她本不想和他走太近的。
她知道秦定邦对她好,而且好像她一遇危难,他总会出现在她身边,帮她、救她。他的靠近,她已经感受到了;他眼神里的专注和沉溺,越来越浓得化不开。她一步步退,他却一步步走得更近。
但她,怎么能任由这情意失控呢?
在她看来,自己本就是个朝夕不保的人。他二人走在两条路上,哪怕眼前有交汇,却不总会有交集,再往前走,总要分道扬镳的。也许,有意为之的渐行渐远,才是最理性的选择。
而这次,她又没把握好。
既然她对感情不怀期待,就不能蹉跎他。他应该像那些才子佳人的小说里写的,找个和秦家家世匹配的世家小姐,结婚生子。
只是,她一味傻傻地在心底对自己发着狠,却对秦定邦的决心和耐心,一无所知。
“不饿,我得回去了。”梁琇这次说的很坚决。
“好,我送你。”
“不用了,这边叫黄包车很方便。”
结果,也许因为他们是最后出来的,之前候在金蟾门口的那些黄包车,都已经被刚出去的那帮客人叫走。梁琇望了一下,几乎没有空车,也真是奇怪了。
黄包车没等到,倒是有几个报童向他们涌了过来。
“先生小姐买不买报呀?”
“最新消息,纺织大亨胡半明惨遭绑架。”
“蓝衣社七十六号昨晚沪西再次激战,有人伤亡。”
都是些闹心的消息,这几年报上几乎没登什么顺心的事。
“跟我走吧,带你去个好叫车的地方。”
梁琇想了想,便跟着秦定邦一起离开了金蟾的门口。
路过大世界正对着的十字路口时,秦定邦放慢了脚步。这个大哥为救金云攀而殒命的地方,只过了四年功夫,就比当年还要更喧嚣。
梁琇并不知道秦定乾的事,但看到秦定邦肃重的神情,心里隐隐觉出这个地方也许发生过什么,但她并没多问。
秦定邦带着梁琇来到了大世界东首的一爿店面,门脸不算大,但生意却出奇地好。顾客络绎不绝,人头攒动,有拎着油纸包往外走的,更多的,则是手里端了个碗在喝着什么汤饮。秦定邦拉住她在门店旁边站住。
“他们这里卖的糕点我认不全,帮我看看,有没有你认识的?”
梁琇心下异样,随他的目光向店里望去——
豌豆黄,驴打滚!
梁琇惊得捂住了嘴,她不禁又退后仰头看了眼,店的牌匾上写着“郑福斋”三个大字,再看仔细点,还写了其他几个小字,合到一起竟然是——
北平郑福斋茶食坊。
北平,北平!
这两个字多久没有出现在她的生活里,她已经记不清了。今天竟在一家糕饼店看到了故都风格的牌匾,梁琇激动得差点跳了起来。
秦定邦一直看着她,温声道,“他们喝的是酸梅汤。”
酸梅汤!
梁琇在北平时,夏天消暑,几乎离不开酸梅汤。信远斋的酸梅汤,几乎陪伴了她在北国度过的所有夏天。母亲还曾尝试着熬给他们兄妹二人喝,但却怎么都煮不出那种地道的风味。
信远斋很舍得放料,糖也多,酸梅也多,熬得稠稠的,一口下去口舌生津,回味无穷。有时哥哥梁璈带着她一起去买酸梅汤,看她喝得快,哥哥会留半碗给她。那时她也不客气,端起来咕咚咕咚就给喝个精光,哥哥就站在旁边看着这个好胃口的胖妹妹,一脸的开心满足。以至于她现在回想起北平的夏天,都有一种信远斋的悠远味道在里边。
此时此刻,她竟又在千里之外的上海,遇到了酸梅汤。
她这副努力压抑着心花怒放的样子,秦定邦看在眼里,却是倍觉心酸,他太明白这种感受了。
刚来上海时,他在这个陌生的地方看到的任何一处像穆家岭的存在,都会让他心生雀跃。
刻在骨子里的记忆永远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