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不是,家里人。”(2 / 3)

加入书签

”秦定邦一回到家,就把情况说了一下。

听完这话,家中等待消息的几个人都把提着的心放了下来,池沐芳便让孩子们都去睡了。

“你刚回来时妈妈光顾着梁小姐的安危,忘了问你吃没吃饭。刚刚我让张妈准备了,你吃点吧。”

秦定邦本想说自己吃过了,看着张妈已经从厨房把热气腾腾的粥端了过来,不能拂了长辈的心意,于是坐在餐桌旁,又喝了几口。

这是张妈新熬的赤豆薏仁粥,还加了糖,是用心熬的。可他觉得,没有梁琇的糯米莲子粥吃着舒服。

秦定邦上楼回了屋。

挂大衣的时候,手触碰到了兜里的一团软。那是还带着余温的山芋。他把它拿了出来,整个山芋被十行纸仔细地包好,纸的两头还给拧了一下,所以不会黏到手,也没有粘到衣服。他打开外面的纸,山芋胖胖的红红的,比梁琇吃的那个要大。掰开一看,里面也是黄澄澄的,散发出一阵温暖的香气,他从中间咬了一口。

他嚼了几下,渐渐皱起了眉。只是软,并不甜,里面还有一条一条细细的筋,比起小时候吃过的好山芋,这简直是没长开就给挖出来的。

秦定邦想起梁琇刚才吃山芋时的陶醉模样——这是饿极了才觉得好吃,还是已经很久没吃过像样的东西了。

但他依然把整个山芋,都吃完了。

第二天一早,秦定邦去码头之前,先让张直把车开到了五马路的德国诊所。诊所里施大夫和小助手看到只有秦定邦和张直来了,俱是面露惊讶,往他后身后望了一眼,确实没看到池沐芳。

“秦先生,您这是要过来给谁看病呀?”小助手开口问。

秦定邦想了一下,“有治胃病的药吗?应该是吃饭不及时,现在很严重。”

小助手一听,赶紧翻译给施大夫听。

施大夫一边听一边点头,深邃的眼睛里有种尽在掌握的气场。听完小助手的翻译,他回身转向了药架子,一下就找到一瓶写满密密麻麻外国字的药。

施大夫把药放在桌子上,说一句,让小助手翻一句。

——这个药要在饭后一小时服用,那正是胃酸分泌最旺盛的时候,可以中和一下胃酸,缓解胃的灼痛。

——胃病不能拖,要赶紧治,否则会变成更严重的病,更痛苦,而且可能就没法治了。

——最重要的是养,要按时吃饭,不要吃冷的,不要吃硬的。如果不注意保养,不管药多好用,病还会加重。

施大夫说完之后,把药瓶向秦定邦那边推了推,仿佛是在等他回应,确认他听没听明白。

秦定邦若有所思,付了钱之后拿起药瓶,朝施大夫微微点了点头,离开了诊所。

张直给秦定邦拉开车门,“三少爷,你胃疼?”

“不是,家里人。”秦定邦答道。

一回到公司,秦定邦就开始处理各种事务。刚刚会计过来跟他说了一些账目的问题,秦定邦听着会计说话,但眼睛,却总看到桌上的这瓶药。瓶身很多都是字母,个别的上面还带两个点,又不全是英文的模样。组合到一起是看不懂的,他猜想写的应该是成分和用法了。瓶底还有“30”的字样。他想,他可以把药放到母亲那里,等下次梁琇到秦家给安郡上课时,顺带把药拿走。

但施大夫的话一直在他耳边响起——胃病不能拖,这个药可以缓解胃灼痛。

会计走了后,他拿起这个药瓶,轻轻晃了晃。药片撞击着瓶壁,发出“哗啦哗啦”的声响。一共三十粒,一天三粒,也就十天,够治病么?

梁琇现在给安郡上课的时间愈加不规律了,下次来秦家还不知什么时候。她看起来好像越来越忙碌,忙到她分身乏术。他又回想起昨天她被胃痛折磨的情景,她平时都是腰板笔直,一派有风骨的模样,可昨晚她喝粥时,一只手用勺舀着粥,另一只手却在桌下抵着胃,后背甚至有一点微微蜷起,这是难受得紧了。

这时张直敲了敲门进来,“三少爷,上次码头打架的那两条船说是已经和好了,两个船老大让我过来跟你说一声。”

秦定邦点了下头。

张直正欲离开,见秦定邦又抬头看他——

“我一会儿出去一下。”秦定邦开口道。

“需要我开车吗?”

“不用。”

其实,秦定邦也不确定梁琇到底在不在家。

他按照昨天的路线先开到修齐坊的弄堂口,巷子很小,他把车停了,然后往梁琇租住的地方走去。

上午的弄堂,满满的人间烟火气。走进梁琇住的那个小院子,他又看到了上次大喊冲杀的两个小男孩,还记得梁琇叫这两个孩子叫小六、小七,应该是一大一小亲兄弟了。还有其他几个没见过的,一起在院子里奔跑大叫。

秦定邦抬头望向梁琇的屋子,窗户是开着的,应该有人在。可此时,他却生出了一些踌躇。他站在那里,手在大衣兜里握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