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初露峥嵘(一)(2 / 3)

加入书签

江林涛也需要轴承厂厂长的工作,不管对方控股或者收购,厂长在工厂肯定是没有职权的,失落也就是自然的,首先要解决其后顾之忧。

如何让厂长配合工作,把事情谈下来,这是一个需要智慧的事情。

两家摩配企业对此也非常感兴趣,双方都有所需,所以谈起来很快就进入实质阶段,不过就在李金生和两家摩配企业斗智斗勇的时候,半路却杀出一个程咬金——市机械厂宣称也有意兼并县轴承厂。

市机械厂半路杀出来,从竞争的角度来讲,这不是一件坏事,多一个竞争者,理光方面也就多了一个可以讨价还价的筹码。

但是江林涛很快就觉察到了,周福来更倾向于以市机械厂作为主要的谈判对象,如果是这样,那两家摩配企业就是陪太子读书。

但是市机械厂并不是产品供不应求,并非需要急着扩大生产规模,市机械厂何苦主动扛理光县轴承厂这个包袱呢?

在官场上是不存在活雷锋的,即便是行政命令,恐怕市机械厂的领导都还要推三阻四的,江林涛听工业局局长罗忠义给他汇报,市机械厂提出以技术和设备以及少量的资金对县轴承厂实行控股,江林涛就大体知道市机械厂打的是什么主意了,是机械厂是趁着这个机会来个空手套白狼,县轴承厂虽然陷入困境了,但是那些设备还用得着,估计最后的结果就是用一堆破铜烂铁把轴承厂的设备换走,然后把人员一撤回市里,县里是叫天天不应。反正这也是肥水不流外人田,舍掉一个小小的轴承厂,壮大红星机械厂,市里面也是乐见其成。

若是周福来这么一支持,加上在县里很多人看来市机械厂出身“正统”,比私营的那两家摩配企业高贵得多,这样一来,恐怕市机械厂兼并的事情,那可能『性』就大增。

即便是红星机械厂没有那样的心思。市机械厂支撑不了多久也会轰然倒下的,这一点江林涛心知肚明,所以从内心讲,他还是倾向于那两家摩配企业中的一家,至少还能保证厂子红火十来年,若是老板脑袋转得够快,转而生产汽车零配件,那红火的日子会更长……

得赶紧想办法才是,不然名义上他是负责改制的,到最后改出了个四不像,恐怕会被老百姓的口水给淹死……

果不其然,常委会上,熊宜声刚刚才提起这个议题,表示更倾向于由两家摩配企业中的一家来收购或者控股县轴承厂。

今天讨论这个议题,熊宜声其实还是有所准备的,其实他以前并不认识摩配企业的人,前几天统战部长李金生给他汇报之后,熊宜声本来不想管这类事,但听李金生说市机械厂是林治安弄来时马上就上了肝火,市红星机械厂的那条件实在太不靠谱,『政府』的事情上面时候轮到林治安这个分管政法的书记来指手画脚的?并且一家摩配企业的人也通过一些比较亲密的关系找到他,市机械厂完全是一副救世主的角『色』,趾高气扬的样子让他也很不爽。

熊宜声一琢磨,这本来就是『政府』分内的事情,何况自己刚刚和江林涛联合把林治安打压下去,地位还是没有稳固,李金生虽说这个常委份量极轻,但怎么也是一票,如果能拉拢住他对自己多少有些帮助,虽说熊宜声也知道李金生和江林涛走得近,但是大家现在是盟友,这次帮了李金生,等于是帮了江林涛。这只是一件小事,顺水人情不妨也就做做。

只是熊宜声没想到,他的意见马上就遭到了林治安的反对。

林治安拿着市机械厂的资料发表着自己的看法:“市机械厂是我们兰凯市的老字号,信誉好,经济实力较强,连续五年被省工商局评为“重合同,守信用”单位,产品多次被评为“省优产品”“市优产品”。”说到这里转头问工业局罗忠义:

“忠义,我说的没错吧?”

罗忠义并没有说话,只是点点头。

江林涛不动声『色』地看着林治安,林治安显然是有备而来,想在这次常委会上打个翻身仗,

林治安又接着道:“我觉得,咱们改制,不必舍近求远。红星机械厂就很合适嘛……”

林治安滔滔不绝的照本宣科的读了半天,然后才咳嗽了一声,问坐在他旁边的武装部长:

“你怎么看?”

武装部长笑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按理说我对经济这一行不熟,也就不好发表看法,不过看着这些资料,我觉得还是要实力强的、牌子更硬的来兼并,就是条件苛刻一点,那也是可以接受的。人家条件苛刻,那也说明人家底气足嘛。”

武装部长这话比以前说得策略一些,不过话里支持林治安的意思显『露』无疑。

熊宜声的脸『色』有些不好看,这样的场景似乎又回到了以前的日子,看来周福来还是不愿看到自己舒坦的过两天,一见自己冒头,稳固他的第二把交椅的位置,周福来马上再次给了自己当头一棒,就毫不留情地要给自己按下去。这是存心完全架空自己啊,就是要让自己在县委威信全无。

李金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