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你来我往(2 / 4)
掉的?”
“按要求养的,五十只鸡,六只鹅。什么时候死的啊?我想想……大概半个月前吧?”
年轻人迟疑了一下说道。
江林涛笑着摇了摇头,直截了当地戳穿了年轻人的把戏:
“小伙子,你这说法水分就比较重了,焦书记你也是从农村出来的,这里要是养过很多鸡,草还会有这么多,还会有这样干净?这都冬天了,雨水很少,又没被雨水冲刷过,真要是养过那么多鸡、鹅,估计老远都会闻到一股鸡粪味了,可我们就站在这旁边都没什么味道。”
江林涛看了看新扎的竹篱笆说道:
“何况,鸡都死完了,还新扎这样的竹篱笆做什么?”
焦炙和也看着年轻人说道:
“小伙子,你说话不但要对自己负责,也得对『政府』负责,这一群人中不少都是从农村出去的,或者是从事过农村工作的,请你讲实话。你要觉得不方便在众人面前说。单独交流也无妨。”
年轻人支支吾吾地说道:
“养鸡养鹅是我爹我娘养的,我只是帮他们说……我去找他们……”
说着一窜就到了林边的小路。
原来跟着起哄的人也都一哄而散了,镇里和村里的干部脸上都有些讪讪地样子,不过还是有人硬着头皮说道:
“我们安渡实在太穷了,有些村民素质不高,就是想讹『政府』的钱。”
江林涛微微一笑,这些人并非是想讹几个钱那么简单,实际上就是想转移视线,把责任弄到他这个项目的规划者身上,不过检查组来得太快,安渡镇根本没有时间仔细布置这些,所以一下就穿帮了。
村里的几个干部想带着他们跟着走,江林涛和焦炙和都不答应,按照掌握的情况,随机的在名单里找扶贫对象进行调查,不过江林涛很快就发现,有这些镇里村里的干部陪着,这些人都不敢说实话,焦炙和也意识到了这一点。焦炙和的本就是一张黑脸,似乎对这种情况也很不满意,江林涛想了一下说道:
“焦书记,有他们老百姓都不敢讲实话,我看这样,我把镇里的干部和村里的干部引开,就辛苦你去了解一下实际情况,你看怎么样?”
焦炙和点点头:
“江书记这个指示好,就按江书记的指示办。”
江林涛也点点头,他倒不怕焦炙和会偏向安渡镇,那样焦炙和在他这里交不了差,真要是结果和他预想的出入太大,那他也不会客气,直接让上面的来复查。
镇里和村里的人见江林涛和焦炙和态度坚决的要兵分两路,知道他们的意图也没有办法……
检查组在r>
安渡镇的扶贫资金和扶贫进展他是心知肚明,这件事他从一开始他就得到了授意,要把扶贫的事情搅成一个稀里糊涂,然后等省市相关部门来检查的时候,就以这些项目根本就和实际需求脱节,完全是凭空想象出来强压给安渡镇里执行的。那提出这些项目的江林涛肯定就跑不掉。如果江林涛在这个问题上丢分的话,那江林涛也呆不长了。
林治安婉转的提出这个要求的时候,他也犹豫过,他知道这件事的风险有多大:搞得不好,不但把江林涛搞不下去,自己反而会被搞下去,但是林治安给他透了透口风,说县经委主任要到点了,若是这事办得好,林治安可以帮他去争取县经委主任一职,林治安还透『露』周书记也不待见江林涛,又笑言只需要搞点技术『性』处理就行了,没什么大什么风险。
他在这又穷又偏远的安渡镇也呆了几年了,刚开始还雄心勃勃,想要改变安渡镇的面貌,可是安渡基础实在太差了,干了一段没起『色』,也有些心灰意冷了,不由又怀恋起城里的生活,很想调回城里去,既能回城还能干上县经委主任,这可是大好事,林治安提出的这个提议又让他颇为心动
廖志国想到既然林书记和周书记都有意,那这件事值得干一回,所以他也豁出去了。
只是廖志国也没想到,江林涛嗅觉很是灵敏,一发现点苗头不对劲立即就死死的盯着安渡镇不放,还这么快就把检查组给弄了下来。
但是廖志国却是有些顶不住了,他是自家人知道自家事,按照惯例一般上面的检查是要到十二月下旬才会下来,哪知道江林涛来了个突然袭击,他很多东西都还没来得及完善。廖志国也知道安渡的扶贫资金和扶贫进度等等都经不起查,更要命的是,镇里不但挪用了十几万的扶贫款用来建锅厂,他表弟建砖瓦厂手头缺钱,也从截留的扶贫款中借了七万块钱,七万,不是个小数目,就是他打招呼,经办人也不敢借,所以他写了个条子给经办人。虽然表弟说就是周转一下,但是一借了就是天天往后推,到现在也没还上,经办人也是急得团团转,几乎是天天去催,他表弟干脆躲了起来,连他亲自上门去找,表弟说钱全砸进去了,不要说这七万,在基金会贷的款到期了也都还不上。
一发现情况不妙,他也不是没想办法,他马上就采取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