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怨念(1 / 3)
第二章 怨念
江林涛和周福来谈完话之后,一直在想着如何在理光县打开局面,扶贫工作大的框架已经搭起来了,有人盯着,他不需要太『操』心,而在干部人事工作上的局面,不过这件事想着急也着急不起来,饭得一口一口吃,路得一步一步走……
打开局面的事情八字还没一撇,麻烦倒是找上门来了,县里困难企业的职工,把县城里主干道给阻断了,整个县城的交通都瘫痪了。
公安局、信访办和工业局的人做工作没有效果,县里分管工交的副县长不在,这事直接捅到他这里来了。
江林涛见情况紧急,也没多想,马上就赶到了现场,看了一下参与静坐的人,看样子人数并不多,基本上都是些上了年纪的人,不过周围看热闹的不少。静坐的人倒是挺安静的,就是堵起的车流都使劲的摁着喇叭,吵得人不安生。
县委办的姚副主任介绍着现场公安、信访、工业局等部门的负责人,江林涛没有过多寒暄,直接问道:“简要的介绍介绍情况。”
信访办的人介绍着,原来是县里的『毛』毯厂连生活费都发不出来了,这些参与静坐的很多都是四零五零人员,很难在外面找到合适的工作,特别是双职工,那真的是日子很难过。
这样的找『政府』讨个说法的事情江林涛见识得太多了,企业困难,银行不给贷款,县里财政上拿不出来钱,那企业发不出钱实在太正常了。信访办的人完毕,工业局的局长罗忠义说道:“他们以前堵过县委、县『政府』,见不奏效了,于是就堵路了,这些人是越来越不像话了,县里有钱还不会不给他们发钱吗?应该拿出点强硬措施出来,抓几个领头的,杀鸡给猴看。”
江林涛淡淡地看了罗忠义一眼:“困难企业的职工这样的诉求是正当的,不过方式很不妥当,但是我们也不要采取过激的方式,我们理光县才上过一次内参,再出篓子,谁也担当不起。公安负责维持秩序,对静坐的工人,没有县委县府的命令谁也不准动手。”
江林涛很是简要的下达着他的指示:“让那些司机都安静,谁不听招呼,该扣证就扣证,该罚款都罚款,我们这边解决问题,让他们不要添『乱』。”
江林涛现在心里也隐隐明白,为什么会让他到现场,虽然他是分管经济的副书记,和这事多少沾一点边,可县里那么多领导,把他给推出来,恐怕也是有人故意为之,只要他不下命令抓人,这事就不会出大『乱』子,就是他想下命令,估计公安局的人他还指挥不动,江林涛估计是有人想看他的笑话,如果不动用武力,他劝不走这些人让这里就这样一直堵着,整个县城的交通都瘫痪着,那本就毫无威信的他恐怕在县里的干部群众眼里形象更是不堪。
江林涛想了一下对旁边的人说道:“让他们选几个代表出来谈吧。”
一边信访办的主任说道:“已经不能用了,以前也是老喊代表谈,反正谈完也解决不了问题,让他们派代表他们不会相信的了。”
江林涛点点头,县里没有钱,最多是这些人这么搞一次,来点钱安抚一下,可过不了多久,这些人又要闹,到后面连象征『性』的钱也发不出来了,只好骗一次算一次,县里的信用已经破产了。
见情况如此,江林涛只好走到一个稍高的地方大声说道:“我是县里分管扶贫的,我想扶贫不光是农村,城市一样有生活非常困难的群众,有的人的情况可能比农村的老百姓还要差一些,为啥?农村的老百姓好歹还有几亩薄地,多少还能刨出一点嚼头来,你们呢,你们什么都没有,党和『政府』一直没有忘记你们这样的困难群体,只是国家财力有限,没有办法同时解决……”
江林涛这话说得入情入理,真正说进了这些人的心坎里,倒是引起了静坐的人的共鸣,大家七嘴八舌的讲述着他们生存的艰辛,听到这些人诉说,江林涛知道这其中的人是确实被『逼』无奈才出此下策的,国企的问题始终是一道谁也无法回避的问题,国企工人的下岗更是一个大难题,困难他们的生计问题该如何解决,这可是一个大问题,他们可是改革真正的牺牲者,江林涛的心里觉得有些沉甸甸的,他们的问题一定得重视,要尽全力解决好。想了一下说道:“我能体会到你们的难处,特别是一家人同在一个厂子的家庭,没有生活来源,恐怕家里真是揭不开锅了,我既然来了就是来解决问题的。你们是想解决问题还是想怎么办?想要解决问题,堵住路也是堵不出来资金的,堵不出来资金,自然也就没资金安排你们的生活费。这样堵路我知道你们也是迫不得己,想要解决问题,应该有更好的办法,其实就是解决你们生活上的问题,但是这是治标不治本的,只是解燃眉之急。真要解决问题,就需要给你们提供工作机会,这是国家『政府』的责任,让你们能有机会用自己的双手自食其力养活自己,想要创造更多的机会就得有一个好的发展环境,大家这么做肯定只有让环境越来越不好……真要解决问题,我们找个地方好好的谈谈……”
“真要谈,换县长书记来,你说话是算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