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萧韫的秘辛(1 / 2)
春堂院内,地上覆了一层湿润的水渍,凛冬降临,万物枯朽,老太太是喜欢摆弄花草树木的,春日的时候,这偌大一个院子里,有石榴树透着红玛瑙般的光泽,也有桂花十里飘香,小时候,萧韫每次来的时候,老人家都站在那棵桂花树下,弯着眼睛等他。
此刻的萧韫站在原地,面前的桂花树却一片死寂,枯叶凋零。
他定了定神,顺着青石板路走去。
入了廊庑,他将沾染凉气的狐裘递给守门的丫鬟,过了棉帘站了会儿,摸着自己的手是温热的,这才抬步向里走去。
老太太喜爱香,也信佛,故屋内总有一股淡淡的檀香味道,让人闻着就不自觉地静了心。
“祖母。”
萧韫行礼。
老太太像是刚醒过来的样子。
方才他来过一趟,来的时候嬷嬷说祖母在午睡,并未唤他,他便知道,定是东阁那边动的手脚,所以赶紧赶回去,将谢青阮带走了。
“老夫人,”一旁侍候的嬷嬷笑着道,“您睡一晌午,世子可是都来看您两趟了!”
苏嬷嬷从前在宫里当差,是给新人教导礼仪的嬷嬷,虽已满头华发,可一举一动间还是颇为风雅,同祖母曾是闺中好友,说笑也能说到一处去,所以从宫里退了后,才心甘情愿地来这国公府里伺候。
“你这孩子……”
老太太睁开眼便朝萧韫伸出手,在自己身侧轻轻拍了拍,笑起来,眼里有些浑浊,“快过来,这外面多冷啊,着凉了可怎么办?”
“祖母,辞安不冷。”
萧韫走过去,坐在祖母一旁,任由老人家拉过自己的手,捧在掌心里。
老人的手总是枯瘦又满是沟壑,仿佛岁月的洗礼,也是见过人间万象的证据。
“辞安……你长大了……”
老太太笑着用手在旁边比划,“当年,我将你背在身后的时候,你才这样高……”
她比划的高度,只到拔步床一半那样高。
萧韫也跟着笑,一张如玉般精雕玉琢的脸庞上,存满了温润,“祖母,我都多大了,您还拿小时候的事来取笑我。”
“怎么是取笑呢……”
老太太苦笑,她不是取笑,是她无论怎么用力去想,脑海中能剩下的记忆,也就只有这一段了。
只能反反复复,找出来回味。
这人啊,就是得服老。
不过总是值得庆幸的,庆幸最开始的那几年,她这个老婆子还有些力气,有些力气能护住她的孙儿。
她记得,辞安他亲娘刚走的那几年,她整颗心都放在了小辞安身上,看着他一日比一日安静,那颗心啊,就跟在滚油上煎一样,她害怕啊,害怕她的辞安会伤心,会问自己,他那样乖巧聪明,怎么娘亲就是不想要他呢?
……
马车里,谢青阮抱着手炉,眸色渐渐黯淡下来,
“你是说,玉阳长公主并不是萧韫的亲生母亲?”
“当然不是。”
贺云期也不像从前那样玩笑,正经起来的时候,眉目间便多了几分少年意气,他闭了闭眼,说,“在秦国公府还是侯府的时候,辞安就已经出生了,而从侯府升到公爵府,就是因为玉阳姨母的下嫁,所以,辞安怎么可能是姨母的孩子。”
“那他的亲生母亲是……病逝了么?”
贺云期睁开眼,“若是病逝也就算了。”
他语气有些不善,听的谢青阮有些心惊。
她头一次见贺云期身上有这样的锋芒,冷冽、厌恶,仿佛极其不想提起这件事。
“总之……”
贺云期叹了声气,掩住眼底的沉重,对她说,“当年的事情我不便多说,你若真想知道,也只能从辞安口中听到。”
毕竟不是什么光彩的事,他虽然希望有人改变辞安,也很看好青阮妹妹,可他不能自作主张地利用辞安的伤疤来替他博取同情。
谢青阮笑了笑,“我知道了。”
她并不是有意探求萧韫的秘辛,只是今日见过他的弟弟,被兄弟二人间的关系吓到了而已。
按照贺云期所说,秦国公府内的三位公子,只有二公子萧奕才是玉阳长公主所出,三公子萧寂,也不过是侯爷酒醉后被丫鬟爬了床,去母留子罢了。
可从今日萧寂的嚣张气焰来看,倒好像他才是那嫡子一样。
将人送回将军府,贺云期伸了个懒腰,若有所思地看向谢青阮手里那张宣纸,
“青阮妹妹,”他想了想,说道,“辞安平时可宝贝他这些从各处淘来的孤本了,既然有心同你分享,便算是视你为朋友了,你可要加油啊!”
想当年,他可是花了许久才让萧韫愿意理他的。
第一次见面的时候,贺云期是跟着娘亲去国公府看姨母的,听娘亲说,姨母家还有个表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