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章 未雨绸缪(1 / 2)
这边秦凌雪也在紧锣密鼓地布置。既然秦万山也打算告老还乡,这京城也就没必要继续呆了。秦凌雪召集众人,商议将京城内的产业转移,还要秘密将秦家的家眷家产转移到秦万山的老家。
这次开会,第一次让秦万山参与。将自己的部下介绍给秦万山之后,秦万山惊异地发现,秦凌雪竟然也建立了这么一个庞大的势力。
大家商量了一下,又相互分析各自的优势。秦凌雪的势力是民间,秦万山的势力是文官。现在两人组合在一起,就朝野都有了。唯一欠缺的就是现在京城的守卫,二人都没办法。虽然秦凌雪边关有韩伤、地方有宋之安,但是想脱离京城,却是没有任何帮助。
秦万山坦言道,如果自己想扳倒太后、那怕皇上,都有一搏之力。但是保全家人,这个没办法。秦凌雪左思右想,实在不忍心秦府被自己牵连,毕竟府中很多老人都是看着自己长大的。如果一两个人离开,自然很轻松。但是秦府满门几十口,就有些问题了。二人想了一下,只能等先扳倒太后,城防没那么严了,再找机会。
轩辕暮羽答应了庆帝对付太后,也是无奈之举。为了留住秦凌雪,来硬的肯定不行的,只会越来越糟。如果秦府之人或者是秦凌雪身边之人想要离京,不但自己不能阻拦,甚至还要送一大笔盘缠才行。
秦凌雪在意的人越少,离开自己的可能就越大。自己没办法,只能让庆帝想办法。但是想到庆帝,就是一阵厌烦。如果不是他,自己和雪儿又怎会到现在这个地步?
轩辕暮羽让人秘密唤来御林军的统帅赵五郎,赵五郎原是自己帐下的偏将。赵五郎乔装来到王府,见到轩辕暮羽纳头就拜。
轩辕暮羽也不废话,说知道他是太后的人,就问他是否肯忠于自己和皇帝。赵五郎尴尬不已,说自己确实是太后提拔安插到现在的位置。但是转身投靠聂政王,却有些犹豫。说自己一个人投靠也没啥用,就算自己听从命令,御林军都是太后的人。
轩辕暮羽说,只要在太后和庆帝真的发生冲突,你控制住御林军两不相帮,能做到不?如果能做到,我担保你身家安危。
赵五郎犹豫再三才答应,如果真的出现太后和陛下发生冲突,自己和属下就两不相帮。
轩辕暮羽搞定了赵五郎,又命人唤来京兆伊冯先。京兆尹负责京城的防控,实在是官小权力大。御林军控制了皇宫,京兆尹控制了京城。
冯先见了轩辕暮羽,跪拜在地。轩辕暮羽对冯先说,自今日起一切城防事务都需要禀报自己。冯先二话不说,就口称遵旨。
这冯先本来就是轩辕暮羽的人,只不过假意靠拢太后,其实一直在暗地里秘密禀告轩辕暮羽。京兆尹这边的事儿,就很轻松地解决了。
轩辕暮羽又派亲信手持自己的信物,带口信给山西道太守武子凯。武子凯是太后钦点的山西道太守,不太好对付。不过武子凯曾经和自己一起并肩战斗过,算是亦臣亦友。
接到轩辕暮羽的信物,武子凯抱拳行礼,问来使聂政王有何吩咐。来使说,聂政王请您答应一件事,如果您答应了,聂政王就把贵公子从天牢中解救出来。
武子凯的儿子因为违法被下到天牢,听了这句话不由地心动。但是又担心聂政王的要求太高。就问,聂政王有什么要求。
来使说,聂政王知道您奉了太后的命令,在调动北府军。聂政王没有别的要求,只需要您拖半个月的时间,这半个月无论太后有任何的命令,都不要动兵。半个月之后贵公子自然放回,您就可以继续听命于太后。
武子凯疑问地问,就这么简单?拖半个月时间就可以?
来使给出了确定的回答。武子凯立刻同意,按照轩辕暮羽的要求,半个月之内按兵不动。
等到这些全部确定了之后,轩辕暮羽就派人送信给庆帝,回复说他的要求已经全部完成,也请庆帝兑现承诺。
庆帝接到轩辕暮羽的消息,放下了一块心头大石,太后暂时动不了自己了。但是按照现在的状况,就算一时安稳,时间长了还是会出事。这可怎么办?庆帝愁得长吁短叹的。
旁边的心腹太监刘桂儿,偷偷瞄了一眼,对庆帝说:“陛下,国丈今日来访,说要面见皇上,您见还是不见?”
庆帝疑惑地问:“国丈?”说完一拍脑门,懊悔道:“我怎么把他忘记了,快请。”
刘皇后早些时日已经因病故去,庆帝也未曾再立新后,对她父亲刘国丈刘功山也早就抛在脑后了。只是不知道这刘国丈因何而来?就为了看我?
刘功山踏着小碎步跑了进来,躬身施礼。庆帝一脸的和蔼,连忙搀扶说:“国丈免礼平身。”
刘功山胖胖的圆脸沁着细汗,眯缝眼里透着精明,说道:“微臣早就想来给陛下请安,怕陛下见到微臣想起皇后伤感,才没敢来。”
庆帝用袍袖掩住脸,假装搽拭泪水,虚情假意地哀叹道:“可怜我的皇后,好命苦啊。”
刘功山也一脸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