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破局(1 / 2)
原来,三王爷端王,一直待母亲很孝顺,只是迫于礼法规矩,不能侍奉母亲。前日忽然寄了书信过来,说朝廷派遣他出征边关。但是后来,又没了消息。书信去问了,端王只说情形有变,也没说什么。但是太妃从书信中觉得又一些隐晦未明的味道,就有些担心了。
今日宫中纷纷传言,聂政王妃已经回宫,和皇上商议之后,不日就要挂帅亲征。
太妃担心自己儿子是否也会跟随,就想叫秦凌雪过来一聚,顺便拉拉关系。
秦凌雪见太妃为人和蔼,内心赤诚,不由得也有些喜爱。安慰太妃说:“启禀皇嫂,我今日刚进城,还没确定是否要亲自去边关。”
太妃还是有些担心:“端王常驻江南,这次接了朝廷让他出征,他总归要去的。如果真的去了,还要麻烦王妃多多照顾。”
秦凌雪不禁啼笑皆非。自己去边关八字没一撇的事儿,又是个小女子。那端王是个辖地万里的藩王,自己又有什么资格去庇护?这只是太妃的母爱之心罢了。
秦凌雪免不了安慰了一下太妃,就告辞出来。迎着落日,暗自思量,这端王、康王是否又可以出兵?看来,自己还是亲自去一下,才行。
于是,第二日,就带了护卫,一路奔驰到了江南吴郡。
江南道,省城邺郡,是朝廷中央管辖之地,吴郡是藩王自己直属的郡城。吴郡江南软语,一片繁华。一路上都是连绵不绝的稻田和桑茶,是全国最富庶之地。
进了郡城,端王在府内恭迎王妃,施了君臣大礼,请秦凌雪上座答话。
端王二十多岁,英姿飒爽,长身玉立,一表人才。咋见秦凌雪,而已是不禁被秦凌雪容光震慑住了,恍惚了好一会,才回过神来。
秦凌雪莞尔一笑,这一笑如同万花齐放,连满园的春色都比这笑容淡了几分。周边之人禁不住扭过头,不敢多看。
秦凌雪也习惯了,很自然地把端王当做子侄看待,虽然自己比端王都要小上几岁,毕竟辈分在这里。
秦凌雪问到:“请教端王,朝廷已经几次下旨,请端王出兵边关,端王一直按兵不动,可有什么顾虑?”
端王本身是个坚毅干练之人,平素也是胸怀凌云之志。但是见了秦凌雪,不免有些拘谨。见秦凌雪问,内心盘算一下,谨慎地回复说:“朝廷确实是发了通文,让我出兵。不过我这边也有一些困难。”
端王的意思是,自己掌管的兵力不过三千人,还要担负自己藩属之地的警备。如果出兵,这点兵力一是没啥用,还需要自己出钱,可是自己也没啥余钱。
如果要出兵也可以,朝廷要允许自己征兵,还有要拨粮草给自己。
秦凌雪心里不由得恼火。这个端王守着全国最富庶的地盘,说自己没钱。要朝廷拨粮草,摆明了就是耍赖,找借口。
还有,他一直在偷偷的征兵,这都是不公开的秘密了,只是没人敢当面揭穿而已。朝廷又怎么可能给他旨意,允许他光明正大地征兵?
秦凌雪忍住气,诚恳地对端王说:“端王,朝廷的事,我做不了主,不敢承诺给您征兵的旨意和粮草。此次来,只能以家人的身份,请您出手相助。如果您可以出兵,凌雪能够做到的,一定会回报您。”
秦凌雪这样一说,端王反而无话可说。斟酌半晌,端王方才吐口,自己可以出兵,但是只能出兵千人,而且自己掌管。
秦凌雪知道这是极限了,也不再勉强。只是提出一条:“端王既然出兵,前线刀兵无眼,随时都有危险。请务必以大局为重,听从号令。”说完,送上了一叠手帕,是皇太妃自己亲自刺绣,托秦凌雪带过来的。
看着手上的手帕,端王不禁动容。迟疑再三,抱拳深施一礼,对秦凌雪说:“请婶娘放心,只要不是乱命,我一定会听命的。”
秦凌雪知道这就是答应下来了,也不再休息,直接打马出城,去巴郡去见康王。
待到秦凌雪出了王府,屏风后转出了一个秀士,轻摇羽扇,对端王说:“聂政王妃真的是名不虚传的,天人之姿,聪慧绝顶。聂政王有了这个王妃,强胜百万雄兵。”
端王痴痴地看着秦凌雪离去的背影,头也没回,问道:“君度,你说,这般女子,天下是否还能有一个?”
秀士李君度叹息:“这般女子,世间出了一个已经是钟灵毓秀,万年不遇了。又如何能够再有一个?”
端王说:“君度,不得了了。我今日见了,就放不下了。这个女子,无论如何,我都要得到,不然就算我做了皇帝,我也是不开心的。”
李君度大惊失色:“王爷,您小点声。”说完连连跺脚,说:“这般女子,世间怎么能容得下?王爷,您先稳住,此事从长计议。”
端王哀叹,闷闷不乐,已经不能自己了。
秦凌雪出了吴郡,披星戴月到了巴郡。巴郡在关中西南之地,人称锦绣之城。可想而知,是如何的繁华。
吴郡为康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