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1章 第一届圆桌会议(2 / 5)

加入书签

犹豫也就是一两天的事,就开始纷纷联系李华麟,想要做骄阳对法国和韩国的接头,负责之后国际贸易牵线。

虽然几人都明确表示,弃政从商如果利益足够,是可以选择的,但李华麟最终只选定了安托万和金敏锡。

这俩人在韩国和法国,都有各自的背景,有的甚至身后坐镇财团,

而相比较下,Luc,Marie,Sophie,李智恩,崔秀英,朴智勋这六人,背景就差很多,

合作嘛,除了个人能力,人当然要选有背景的,不然以都是麻烦事。

八九十年代,哪怕是未来的千禧年之后,不论是哪个国家都缺外汇流动,

骄阳杵在国际创汇的风口浪尖,就注定它不缺合作伙伴,也只能是骄阳筛选别人,而不是别人筛选骄阳。

可以说,安托万和金敏锡是免测试被默认合格,

而休?格兰特、伊芙琳?克拉克这些人,就参杂了一些筛选方式。

这次送回到华夏的订单里,不止有美国商人的订单,也参入了英国,意大利等五个国家的订单,

这订单的信息渠道,自然是休?格兰特几人的共享,算是入门考核第一重。

周基还在国内呢,这次骄阳派去参加滨海北交会的负责人,则是孙芳,

现在她还没去国内呢,订单也仍在整合中,但不妨碍休?格兰特这些人的第一重考核过了,

这第二重考验,就是五国对美中小企业定向订单匹配,考的是个人能力。

这需要各国访美学者对国内的供需极为把控,很不错,

半个月内五国访美学者通过各自的国内渠道,先后跟美方中小企业对接成功,

虽然都是小订单,但能力体现了,圆桌会议计划也就正式落成。

开门声响起,会议室内的七人都停止了交谈,目光望向推门而入的李华麟,还有他怀中的文件夹。

“不好意思,来晚了。”

李华麟走到长桌主位坐下,将手中文件往桌子上拍,按照上面的编号,给在场学者分文件:

“今天大家都能来,我还是很欣慰的,证明我的猜想能够实现,大家也足够配合。”

“圆桌会议的具体情况,都在文件上写着了,而且写得很明确。”

“骄阳国际外贸公司目前呢,有独立的数据库。”

“掌控了纽约周边15万家中小企业的供需渠道,也有自己的检验、审批、结算等团队。”

“去年10月刚跟华夏内地走了40亿美元的订单,今年上半年又筹备了50亿,即将奔赴华夏内地,这大家都知道。”

“我想说的是,骄阳国际外贸公司虽成立还不到一年时间,但我们手里掌控的信息和渠道,足够骄阳成为各国的座上宾。”

“而未来,一直发展的骄阳外贸,也将成为引领国际贸易的风向标,所以...你们应该感到荣幸,今天会坐在这里。”

话音微顿,李华麟就那么靠在椅子上,点起一根雪茄吸吮着,盯着在场学者们翻看文件,继续道:

“骄阳的初衷,是搭建世界贸易平台。”

“让那些消息落后,实力弱小,甚至是国力不强的国家,只要拿出自己的特产或者外汇。”

“就可以通过骄阳的渠道,买到全世界各地的稀缺品或者物资。”

“不仅省去高额的关税,急长的物流时间,也能在买回东西后,有售后保障。”

“目前,骄阳只有华夏国和纽约的渠道,不够,这远远不够,还需要更多的血液融合进来。”

“各位在美,是个人能力极强的访美学者,在各自国内又有着深厚的个人背景,这是骄阳需要的,也是各位能坐在这里的前提。”

“我需要你们配合骄阳,将骄阳的分部在各自国家落地,让其收集各大中小型企业的供需信息。”

“而骄阳可以回报各位的,是海纳百川的整合力。”

“让各位身后的国家,随时可以通过骄阳的渠道,买到想买的东西,与贸易订单,创收外汇。”

“就像华夏滨海,我知道滨海需要什么,所以我可以整合手中资源,专门对滨海做定点资源投放!”

“而你们呢,要做的就是...成为骄阳与各自国家之间的桥梁,之后各自的国家也会跟滨海一样。”

“用最低的价钱,用最直观的渠道,获得骄阳供货商们的直供订单,可以是美国,可以是韩国,可以是法国,也可以是加拿大!”

瞥着几名学者低头沉思,不断翻看手中文件,李华麟笑了,笑的很无良:

“当然了,各位也可以尝试走骄阳的路。”

“先在纽约投资几个亿,花费漫长的时间收集各大公司供需体系,然后也整合一个外贸公司出来。”

“先不说各位在纽约,有没有我李华麟这样的影响力,可以一年开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