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6章 李华舒抵达纽约(1 / 3)
会议室内,骄阳的高管们到齐了,都眼巴巴的盯着李华麟。
李华麟把自己要买楼的提议跟众人说了,而且一次要买3栋,一栋20层,一栋15层,一栋10层。
一次性买3栋楼,要花费的美金可不是一笔小数目,再算上翻修,怕是1亿美金打不住。
智囊团开始策划与争论,琢磨这件事的可行性。
有人认为公司当下流动资金并不充裕,目前骄阳旗下产业每月带动的流水并不多,
公司账目上的资金大多来源于李华麟卖剧本,属于李华麟在单方面供血,
这个时候买楼可以,但一起买3栋,不妥。
有人认为广场协议刚开始,现在美国的地产商都在预估这件事的严重性,
地产也好,股市也罢,都会出现大波动,这个时候买楼是最佳时机,
3栋而已,咬咬牙未必买不起,之后靠银行贷款和其他资金渠道,一样能让公司回血,
而且盛和国际建楼时可是没少花钱,虽然刚建好楼公司就破产了,
可这楼到手后,改建费用就能省下很多,怎么看入手都不亏。
40人的智囊团争论不休,最终李华麟决定,在场高管举手投票表决,
楼肯定是要买的,就看买1栋还是买3栋!
经过公司高管们的举手表决,与智囊团的半数通过,买楼的提案算是通过,一起买3栋!
接下来将由法务团队对接售楼者,商谈商用楼购买事宜,智囊团随时辅助交接。
会议上,除了买楼是正事,智囊团扩建也是个事,
目前公司一共就40人组成智囊团,只为公司高层服务,这不够,应该给基层也弄些“聪明人”才行!
相比较核心智囊团清一色博士生和专业调研员,基层的“智囊”就不用这么高学历,卡在研究生就可以。
公司核心智囊团扩充到100人,逐渐分控掌握旗下产业,争取做到为每一个企业保驾护航,而不是专门服务高层,浪费才华和时间。
基层智囊团先招手200人,财务招500人,这些人要分布到骄阳B级和C级级公司,就连安保公司也要扩充,现在公司安保名额满配,那就招记名的,先来2000人。
另外,要在核心安保内再抽调500人散到纽约之外的城市,成立骄阳旗下C级和D级分公司,等公司成立后向银行进行贷款,把能撸的贷款都撸一遍,再把财务和智囊派过去,协助公司法人,暂时打理分公司。
至于新创立的C级公司和D级公司要涉及哪些行业,这种企业规划问题,就交给智囊团去解决。
骄阳旗下的ABCD四档子公司要扩充规模,业务部也要扩充人手,暂时扩充到4万人,依旧招兼职和外编人员,争取在明年年初,让骄阳的潜在合作商达到20万家,为国内两季北交会做准备。
一场会议开了一下午,李华麟把最近琢磨的布局都跟核心成员说了,接下来怎么搞,就是他们的事了,搞好了有奖励,搞砸了,惩罚大大滴!
核心成员们对李华麟这种甩手掌柜的态度,早已司空见惯,知道他每次安排任务后,都会消失一段时间,不是去学校听课,就是去学校听课,反正总会消失就对了。
留下公司高管们继续研讨公司扩张的问题,李华麟独自一人回了休息室,化身搬运工,整理着屋内的老物件。
接下来的时间里,李华麟又失踪了,很少来公司,都窝在学者公寓内,每天跟方涛几人一起上下课,一起开PARTY,顺带着报考了私人直升机的课程,准备考个驾照。
时间来到11月中旬,大使馆打来电话,赵红刚,萧芳,李华舒三人抵达纽约了!
说实话,纵然李华麟总跟李华舒掐掐,可毕竟是一奶同胞,他打心眼里还是很喜欢李华舒的,
纵然李华舒有些小刁蛮,有些小任性,但李华麟依旧不讨厌她,因为这是他唯一的妹妹。
而且就算李华舒性格跳脱又如何,她是我李华麟的妹妹,有我这个哥哥在背后撑腰,她有得是资格跳脱,谁敢说个不字?!
得知妹妹和发小来纽约了,李华麟一早便出门,以专属座驾法拉利Testarossa为车头,5辆劳斯莱斯 iche为车队,带上了陈颂,亲自出门迎接。
国内的自费留学生抵达纽约后,要在纽约州立大学布法罗分校进行落地培训,培训过程与访美学者落地培训差不多,当初李华麟刚来纽约时,就在这里进行过为期两周的培训。
但那是针对访美学者的,必须要经过的步骤,但对于自费来美国留学的学生来说,布法罗分校只是他们的临时落脚点,在这里也就无非熟悉一下美国的基本信息,然后等着家人或者朋友来接。
毕竟能自费留学的,首先验资就要10万美金,在纽约能拿出10万美金替留学生验资的,教留学生日常规范,岂不是简单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