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6章 霍家危机(1 / 5)

加入书签

休息室内,孙芳,周基,孟子玲,林初瑶,叶婉清,李星宇几人围坐在餐桌旁,边吃边聊。

叶婉清一边吃饭,一边翻看着这几个月来,骄阳置换给滨海的项目,一共348项,

便宜的是贼便宜,几十万美金就拿到了,贵的也真是贵,都直逼999万美金了,就卡在千万的门口。

当前国际技术鉴定中心有明确规定,该检测组织只检测价值一千万美元含以上的技术,且检测一次很费时也费钱。

999万美元的技术,哪怕距离一千万只差1万,也达不到检测中心的鉴定标准,

不过也并非不能检测,就是这检测费用要翻倍...

骄阳带来的300项技术,把最高价格卡在999万美元,

明摆着就是笃定了华夏不会花费巨额鉴定费,去鉴定售卖价不超过千万的技术。

当然了,也不是说骄阳带来的技术不值钱,或者说溢价,相反很便宜,非常便宜。

相同的技术,比以往广交会和北交会上,其他国家给出的价格,至少低30%还要多一些。

不然各省领导们也不会眼巴巴盯着这些技术,江省领导也不会多拿一亿美金买断技术。

因为这些技术是真的便宜,简直是白菜价,甚至比大白菜还白菜价!

当然了,白菜价技术,只是说300项技术的转让,可不包含后面的48项技术。

因为这48项技术对标前面的300项技术,就像是版本T2对标版本T3。

滨海斥资9亿美金买到的300项技术,对标纽约当下最先进的技术来说,算得上版本T3。

而周基后续拿出的48项技术,就相当于版本T2,还是300项T3技术中,某些对标技术的版本T2。

就拿半导体清洗 / 蚀刻/分立器件制造/集成电路封装,这些组合技术来说,虽然是版本T3,但单独拆出来哪一份,

搁在以往北交会和广交会上,价格都要超过1000万美金,还是去国际技术鉴定中心去鉴定后,才能溢价交易!

国内大企业缺这种技术吗?实际上,很多大企业都不缺,

因为T3技术是国际技术的中下水准了,而国内很多自主技术已经达到版本T2,或者T1,他们对T3技术是看不上的。

但即便看不上,他们也不会拿淘汰的T3,或者T2技术去共享给其他企业。

很简单,大企业要的是领先,绝对技术的领先,等级层次上的领先,各方面都要领先,

如果随便把技术共享,那不就等于放任其他人掌握新技术,然后超越自己?!

两三人的小门派,都还玩敝帚自珍那一套呢,

很多人宁可让家传武学和技术带进棺材里,也不愿意交给其他人!

这种关系对应大企业,对应省份和省份之间,也是适用的,因为天上不会掉馅饼。

骄阳带来的技术呢,完全不跟你讲究什么技术封锁,拿钱我就卖你,这才是让所有大企业忌惮的!

绝对低价的T3技术,只要拿得出钱,还是不限制身份随便买,

说白了,这种“人”在大企业的眼中,就特么是来拆台的,过来捣乱的!

最好的应对办法,就是各大企业拿钱把技术均摊,然后再进行技术封锁,他们依然是高高在上,无法让人超越!

但偏偏,不是所有人都有购买资格的!

江省宁可多花一个亿的美金,也要买断这些技术,为了什么?

难道真是为了到手后转赚其他省份的钱吗,不,不不不...领导们可精着呢,他们要的是名!

其一,不封锁的技术,就不存在法律关系,很容易被复刻备份,到时候全国上下这些技术就不是秘密。

与其这样,倒不如打个时间差,我不用你们花钱买,直接“送”你们!

其二,如果这些技术真的被大企业垄断,那其他的中小型企业怕是也很难弄到技术革新,

就算花费大代价弄到了,也会拖累自身产能,得不偿失!

江省把技术买断,“送”给各省领导,直接越过各大企业,

各省领导在舆论压力下,也会把到手的技术全部共享,这才是全民技术革新!

所有人都认为上级要求江省把到手的技术,一折转让给其他省份,江省一定很有怨气。

但实际上呢,这都是王守国,朱向国,和江省领导们演的一出戏罢了。

所谓的一折购,还是江省领导们自己研究出来的,就是要赚其他省份的好感度!

很多省份拿不出钱,会拿欠条来置换技术,江省领导也不在乎,

因为这些小钱,对明年的大项目来说,都是毛毛雨!

40亿美金的项目,人脑子都要吵成猪脑子了,要是再来个50亿项目,谁坐得住?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