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9章 各怀鬼胎(2 / 3)

加入书签

王守国见众人都有动心的意思,沉吟道:“华麟同志我见过,就连他这次去访美,我也参与过举荐。”

“这是一个能创造奇迹的年轻人,我的孙女也是访美学者,跟华麟同志住在一个公寓内。”

“你们也该清楚,访美学者每个月都要往国内邮递学术报告,年终还有年终报告。”

“我能透露给各位的是,华麟同志访学期间,邮递回国内的学术报告和年终报告,都在我的办公室内锁着。”

“这些文件看过的不止我一人,很多进出口总局的领导,还有外贸部的领导都看过,都对他的能力赞不绝口。”

“另外,正常的访美学者在访学期间旁听15门课程已经是极限,可华麟同志却旁听了48门课程,且36门课程为全优。”

“哥大的15国语言中,华麟同志旁听了13门,拿到了12门语种的助教工作,他更是全美唯一拿到奥斯卡最佳编剧和最佳原创剧本的华人。”

话音微顿,王守国见众人都是一副不信的神色,微微摇头:

“我能告诉各位的就只有这么多,一句话,如果是别人跟我说明年还能牵项目,我绝对不信,但若是华麟同志,我信。”

“我年岁有些大了,忙活这么久很累了,晚上还要去参加晚宴,就不接待诸位了,请便吧。”

抢回文件收进公文包,王守国接连打着哈欠,对众人做了一个请字,就要关门撵人。

一众领导我看看你,你看看我,稀里糊涂的就被送出了门外,还在纳闷:

“13门语种,12门助教,那岂不是说...这江省的李华麟,精通13国语言,开什么玩笑?!”

“我也不信...各位,现在王局看来铁了心站在滨海一方了,我们怎么办?”

“能怎么办?我才不信那个李华麟,今年能牵线40亿项目,明年还能牵,这是外汇,不是玩笑!”

“信不信由不得我们,现在只有两条路可选,一条是配合滨海,他们吃肉,我们大家喝汤,赌明年更高的利益,要么继续拖,可真要拖到大人物来,到时候我们能不能拿到利益先两说,各位这仕途,就不想再爬一爬了?”

“奶奶的,怎么什么好事都能让江省给遇到,自打这个李华麟入职江省外贸局,这江省的外汇创收率蹭蹭涨,他怎么就不是我们省的?!”

众人在走廊里边走边研究,一半人认为李华麟就是个毛头小子,今年是走狗屎运了,

明年没希望的,与其赌什么虚无缥缈的高利益,倒不如现在就规划蛋糕,这才是实打实的利益!

也有人认为王守国人老成精,听他的没错,况且十几个省份瓜分40亿项目的三分之一,大家都不算白来一趟,也能赚不少,

没必要在这件事上得罪进出口总局的两个局长,尤其王守国还是主抓项目的,刚刚那句仕途,已经是在点名威胁了!

更重要的是,现在得到消息的人少,要是来的人更多了,他们的利益只会越来越少!

总之一句话,众人各自心怀鬼胎,纷纷解散,都吵吵着不去参加晚宴,继续拖着,总会有说法。

房间内,叶婉清与陈诗清几人围坐在电视机前,观看着录像。

录像依旧是李华麟自导自演,时间远超200分钟,讲的却全都是干货。

首先,李华麟在安排山鸡回国之前,就早已经预料到滨海想完全吃下40亿的项目,无异于天方夜谭。

届时消息走漏,很定会有大批的领导齐聚滨海,想着瓜分蛋糕。

消息传播的速度肯定有快有慢,第一批赶来的肯定都着急吃肉,没心思拖,也拖不起。

李华麟就抓住这第一批吃肉者心急的想法,安排了一些项目具体落地计划,与利益割让计划。

严格来说,录像带中的计划,就是叶婉清二次送出文件的完整版,内容比文件更丰富和详细。

除了规划项目落地的细节,李华麟还着重分析了纽约几个大型公司的供需关系,并附加了该公司的各种资料。

这些大公司也是骄阳代表们公关的对象,不过不在纽约,也没加入到第一批项目整合中。

李华麟把这些大公司介绍给叶婉清几人,实则是布局1986年的北交会,届时这几家大公司将会对滨海输出大订单。

一盘录像带有三个小时,看得叶婉清几人头晕眼花,笔记本上满是各种记录。

录像带看完了,便是安排工作,将工作细化到个人,现在正是赶时间的紧要关头,只凭第三科室和第八科室的人完全不够用。

会议途中,王茵将冯玉刚,吴二才,方振涛,周亮,赵亮...凡是目前在滨海的业务处高管,全都叫到了房间内一起安排工作。

众人都知道项目对滨海的重要性,也知道这份项目想落地,只能依靠叶婉清,

工作安排的很顺利,没人提反对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