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7章 你们吃不下(2 / 3)

加入书签

麟同志有了本地企业所需,才会在纽约替滨海牵线,才有了这40亿,让所有人都眼热的超级项目。”

“华麟同志在纽约,为了这个项目耗费了多少努力,我不清楚,毕竟我的爱人从来都是一个报喜不报忧的男人。”

“可40亿美金的项目,再怎么想,都应该猜得出,华麟同志绝对耗费了巨大代价,足见他对家乡创汇的关切。”

“各位领导手中的文件,是我让几个科室的同事们,趁着上午时间整合并打印出来的。”

“这里面包含了40亿项目如何落地,具体订单如何归属,以物换物的关税,还包括1200件二手设备和300项技术的转让协议。”

“首先说明一句,周基带来的300项技术包罗万象,都是纽约周边大中小企业淘汰或闲置的技术。”

“它们或许不适合滨海的大企业,但绝对是中小企业最缺的,是那种机器到手,技术到手就能扭转产能的,是必需品!”

“因为是淘汰的二手设备和技术,所以骄阳外贸公司对这些技术并不限制保密。”

“也就代表同一项技术,只要有人愿意掏钱,骄阳卖一个企业是卖,卖十个企业也是卖。”

“且这份购买价格是极为优惠的,远比历届广交会和北交会上,本地企业跟其他国家置换时,便宜的不是一星半点。”

“更减少了国际技术中心认证的麻烦,也不是一锤子买卖,毕竟周基承诺了,如果技术卖出去了,国内企业不会操作。”

“纽约会派专业的技术人员,过来亲自指导,前提是这些专业技术人员的食宿等消费,要本地企业自行承担。”

“另外骄阳的代表也承诺了,二手设备虽然是纽约大中小企业淘汰的,但他们回收后,已经找专业的技术人员进行了维修。”

“对方承诺,这些二手设备卖到内地后,一年之内无偿维护和保修,只要本地工厂安排专员食宿。”

叶婉清侃侃而谈,语速平稳而有力,令一旁翻看文件的赵振业几人,眼神越来越亮。

他们之前还担心呢,叶婉清一个小妮子,突然面对一群大领导会不会怯场,而且时间这么赶,会不会准备的资料不够充分。

但现在看来,叶婉清不愧是读过研究生的人才,现场撒谎都不带眨眼的,她什么时候跟自己和隗天华打过报告?

不过无所谓,自家人的事,打或者没打,有意义吗,不管打没打,那报告就是打了,没打也是打了!

朱向国看完了30页复写纸,被上面的规划震惊了,并不是说这份项目规划有多正规,

而是这么短的时间内,眼前这弱不禁风的女子,竟然能真的做到,把40亿项目规划落地,绝对的外贸顶尖人才!

他上下打量着叶婉清,脸上没表现出来,心中却是乐开了花:江省外贸局有叶婉清和李华麟这对夫妻,真是捡到宝了!

本地领导,对手中的项目规划,那是百分百的满意,他们万万没想到短短时间内,叶婉清竟然可以把项目规划做的这么仔细。

有了这份几乎是定点绑定项目规划,江省就算不能完全将40亿美金落地,那也绝对是占极大份额的。

相比较本地领导们笑嘻嘻,外地领导们看过了项目规划,都彼此交换着目光,齐齐皱眉。

尽管他们得到消息的第一时间,很快赶来了,可这江省怎么还能拿出如此周全的规划?

能说这计划是纸上谈兵吗,在场大部分都是各省外贸局的负责人,怎会看不出计划的完整性?!

天时地利人和,这些项目摆明了就是为滨海量身定做的,大到技术转让,小到订单整合,这还怎么杠?

再继续谈下去,那就真把项目落地,变成多省来滨海嘴边硬抢肉了,还是没理由生抢的那种!

放弃?这是40亿美金的超级项目啊,去年全国才多少对美外汇?

别说去年了,哪怕是今年截至,国内对全美的业务量,也才堪堪223亿美金,比去年几乎没涨幅多少。

现在眼前摆着40亿的项目,让人松口,谁能松?谁舍得松?

毫不夸张的说,要是滨海完全吃掉了这40亿订单,他将超越全国所有的省份,一举拿下1985年外汇创收头名!

这只是第一年的项目,天知道明年,那个李华麟会不会再来这么一出?!

不用多,只要连续两三年,滨海能保证这种超级项目落地,那国家一定会把建设的重点目标锁定滨海。

到时候魔都,彭城,真的要靠边站了,就算有港口贸易,能敌得过固定项目?

北三省是粮食,石油,矿产,牧产,甚至是树木的大型基地,他紧邻苏国和韩国,这已经是天时地利人和都占尽了。

要是再给它绝对外汇项目,经济特区?呵呵...那只是时间的问题!

想到经济特区几个字,众省份的负责人眼睛都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