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章 姐姐要熬不住了(3 / 4)

加入书签

出,他依旧把你和红刚,看做最好的朋友。”

“他有心拉你一把,那你就要支棱起来,告诉他们,纵然你坐过牢,但你还是他们几人的老大哥,依然有能力照顾他们。”

再次拍了拍赵洪根的肩膀,王妈回了屋,不多时出来,递给赵洪根一个皱巴巴的信封,示意他拆开。

赵洪根擦了擦眼角的泪痕,打开了信封,见里面是一张满是油污的牛皮,上面密密麻麻记录了很多小字。

与正常记录不同,这些字都是竖着记录,还是毛笔字,写的非常好看。

喜欢重生1977,我竟成了家中独棍请大家收藏:重生1977,我竟成了家中独棍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赵洪根皱了皱眉,他初中还没读完就坐牢了,认识的字有限,尤其是这牛皮上全是毛笔字,他能看懂的字有限。

王妈揉了揉赵洪根的脑袋,望着他手中的牛皮,似乎陷入了某种回忆,喃喃道:

“一份酿酒的秘方,是你高祖父赵德昌留下来的,具体酒名叫什么,你爹给忘了。”

“想当年你高祖父家在关里也是地主嘞,就是靠卖酒起家的,后来家道中落,你高祖父就带着家人闯到了关外。”

“当时各地匪患横行,你高祖父能带着家人来到关外已经很难了,家中余下的那些财产也被抢走大半。”

“只有这祖传的酿酒秘方,一直被你高祖父贴身保存,才留了下来。”

“后来这牛皮就一代代传嘛,传到你爸这里了,他就让我藏着,我是看不懂上面写的啥,而且觉得再留下去也没啥意义。”

“既然你想自谋其生,这东西就传给你吧,能不能用到,你到时候问问华麟,他应该懂。”

“妈,你们聊啥呢?”

赵红刚起来上厕所,见赵洪根手里握着一块牛皮,不由来了好奇。

赵洪根把手里的牛皮递给赵红刚,笑道:“妈说这是咱高祖父留下的酿酒秘方,你识字,看看这上面写的啥!”

“我去,在牛皮上写毛笔字,还是小楷,厉害啊!”

赵红刚接过牛皮打量着上面的字,纵然牛皮斑驳,也沾染了油污,但上面的毛笔字依然清晰,天知道创作者,是怎么处理这块牛皮的。

遂喃喃念道:“崇祯十五年,岁在壬午。”

“闯王兵至汴梁,吾携家眷北逃,唯将祖传‘醉仙酿’方书于牛皮。”

“此方传自曾祖,本为宫廷御酿之法,后因靖难之役流落民间。”

“高粱需选黄河滩三年陈谷,酒曲配长白山野参、武夷岩茶....等经七七四十九日窖藏方成。”

“今时局动荡,望后世子孙妥善保管,待太平之日,重酿此酒,不负祖宗遗志...”

“妈耶,崇祯十五年,明朝末年的牛皮,这东西可是古董啊,还是宫廷酿酒秘方,咱祖上这么牛逼吗?”

赵洪刚在抽屉里翻出放大镜,把牛皮拿在手中仔细打量着,他不懂鉴定古物,但这上面写着崇祯十五年,是做不了假的!

但瞥见桌子上的大团结,又挑了挑眉:“咱家哪来这么多钱?!”

赵洪根接过牛皮打量着,放在鼻尖嗅了嗅味道,没想到手里这牛皮,还是明朝时期的酿酒秘方,就算他再学渣,也知道这东西一定极为珍贵!

见状,便把刚刚对王妈的解释,给赵红刚解释了一遍,听得赵红刚直挑眉,拿起大团结嗅着油墨味,笑道:“还得是华麟,真特么有钱啊!”

遂看向赵洪根和王妈:“哥,妈,你们打算把这牛皮给华麟看吗?!”

王妈眉头紧皱,她原本以为这牛皮是清朝的东西顶天了,感情是明末的,明末的酿酒秘方啊!

赵洪根洒脱一笑:“有什么可犹豫的,就算这块牛皮是明末的又能咋样,在咱们手里依旧是废物。”

“要是华麟有能力把它发扬光大,那我想老祖宗在天有灵,也会欣慰的,而且以华麟的性格,他要赚钱了,不会忘了咱们的!”

赵红刚摇了摇头:“你这么说倒是没错,但...给我,我把它抄一份,牛皮还咱们留着,这毕竟是老祖宗留下来的宝贝!”

“至于那摘抄的配方,给华麟也无妨,不过看这上面的材料。”

“你瞅瞅...高粱需选黄河滩三年陈谷,酒曲配长白山野参、武夷岩茶....这些东西,也是咱们普通人能搞到的?!”

“还三年陈谷,黄河滩在哪啊,难道是黄河吗?”

“还长白山野山参,这东西倒是不难弄,可武夷岩茶,我听都没听过!”

赵红刚翻来覆去的打量着手中牛皮,是怎么看怎么离谱,不愧是宫廷秘方,连酿酒材料都这么高大上,哪是他们普通人能沾染的?!

就这...还想太平之日,重酿此酒,不负祖宗遗志?拿毛线不负啊!

遂把牛皮直接丢给赵洪根,摆了摆手:“算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