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救下御医(2 / 3)

加入书签

初筠看太监总管离开,心里这次彻底落下那块大石头,柳御医算是活下来了。

初筠心里一松,心道没事了,可以去看左逸云了,便要和御疆王离开,没想到皇上对她道:“初筠,过来。”

初筠愣住了一时没有反应过来,皇帝喊她何事?御疆王用安抚的眼光看着她,初筠这才缓缓走上前,心脏又开始快速的跳动了。

初筠更没想到的是,皇帝竟然从刚才掉落下来的奏折里,拿出一份,翻了开来道:“你来看看,有何解决办法?”

初筠心里一惊,这奏折一向是皇帝自己批阅的,除非是立了皇储才会教他的皇子看奏折,可是她是一介女流又是安逸王妃,于理不合!

初筠脸上有些慌乱道:“这……这,儿臣岂敢僭越。”

皇帝笑了笑道:“怕什么?朕又不会害你,你便随便看两眼,给朕说说。”

初筠凑过去,扫了一眼,自从感觉自己身体发生异变之后,她的记忆里也好了许多,过目不忘!她想,这个技能为什么不是高考之前给我呢,当初背书背的头昏脑涨。

皇帝见她扫了几眼,便站立一旁,又见奏折上密密麻麻的字,以为是初筠看不懂,道:“是朕没有考虑周全,这帮老古董总是写些难懂的东西来为难朕,战儿,你来给你弟妹解释一遍。”

御疆王还没有回话,初筠便道:“回父皇,儿臣刚才只是在思考。”

皇帝有些惊讶:“这些内容你都看完了?思考什么?”

初筠只当是皇帝在考她,便为他徐徐道来:“这前面是说,上苍不眷顾,已是下了许久的大雨,还未等天晴便又得知河道坍塌堵住了水流,水漫上来先是淹了田地,而后又淹了村庄,村名收拾家当往地势高的地方避难去了。中间是说,这灾情蔓延了多少个地方,其中最严重的就是皇上刚才派柳御医去的溪木县,溪木县本就河流众多,现在已是一片汪洋,村名无法全都逃难到西青县,可是西青县也是灾区之一,所以来自溪木县的难民被阻隔在外,露宿已久。死亡人数粗略估算有九千八百六十六人,伤亡人数众多,倒塌房屋不计其数,良田毁有一万七千多顷。最后是……”

初筠听了下来,皇帝叹了口气说:“继续。”

初筠也是神色凝重:“疫病开始蔓延,死亡人数还要剧增。”

皇上叹了口气道:“自古以来,涝过便是疫病,百姓人数大减,国之根本也是大伤。只是这天灾人能怎么办?朕只能尽力救灾,开始每次这个时候总有些人中饱私囊,朕的百姓受苦却得不到保护。”

初筠道:“皇上有此仁心,百姓定能渡过此次劫难。”

皇帝摇了摇头道:“不是全靠嘴说的,初筠你觉得朕该如何做?”

初筠知道这是一位明君,也不再矫情了,她好歹是二十一世纪的人。

便开口说道:“能否请父皇拿灾区地图给儿臣看一看?”

皇帝道:“好。”

从案桌上抽出一张地图递给初筠,初筠高中的时候是文科生,地图都是当书背的,各种现象也是手到擒来,只是不知道为何……大学就报了医学专业,毕业之后就做了医生了,而且一做就是一辈子。

可不是一辈子吗,上辈子她死之前还在救人呢……

初筠道:“救灾在与安抚民心,不能全靠朝廷的接济或扶持,他们如果没有目标就容易出事,不管是逃难的百姓,还是没有受灾的百姓,万万要调和好他们的情绪,可不能闹起来,这种事情虽是由县官管理的,可是多有疏忽。还请皇上考虑到百姓的心情。”

皇帝道:“说的不错。不过朕这几日一直在思考救灾一时,既怕拨款救灾的银两不够,又怕这层层克扣到达百姓手里倒是没有多少了。”

初筠点点头:“皇上说的是。”

皇帝又道:“可是听你这一说,朕觉得自己想得有些不够全面,朕的百姓等这救灾粮已经许久了吧。这几年,我国国力昌盛,战儿又打了不少胜仗,国库充盈,此时正好能派上用场!”

初筠看着那简易地图,疑虑甚大,这旱灾的地方不算太大,可是,地势却是最不该出现旱灾的地区,四面环水,又是在大山旁边,水土丰茂,土地肥沃,只好管理好水渠河道,怎么也不会旱到这个地步。

涝区就更奇怪了,受灾地方广,有的地方地势低,有的地方地势高,其中有的还是山区。

山区雨量大,往往会产生泥石流和山体滑坡,怪不得伤亡会如此大……

可是,那些地势高的地方是怎么会被淹掉呢?降水量大是大了,可是它的用水量也大啊,一涨一消,怎么会涝成这个样子?

这些灾区都有些反常,初筠皱着眉头。

她低声说道:“父皇,能否请工部尚书进宫来?儿臣有些疑虑。”

工部尚书,雅称大司空。工部掌管全国屯田、水利、土木、工程、交通运输、官办工业,工部尚书为其长。

工部尚书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