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2章 水泥船(1 / 3)
“什么,发现慕容拔的主力位置了?”
辽北草原,与卑启合兵后的公孙模刚刚清扫完周边部落,便就收到了斥候发来的情报。
“正是,慕容拔带着主力骑兵以及数万牧民正在向着草原迁徙,如此大的队伍本就难以隐藏,我等现在已经进入草原,想要发现他们的踪迹并不难。”
卑启脸上也带着股兴奋,这一趟北伐,本就是要与鲜卑人干仗的,只是没想到慕容拔这么油滑,竟然选择避而不战,此刻见捉到对方踪迹,心中的激动溢于言表。
“啧啧!”
公孙模激动之后便是严肃,他拧着眉头,手指敲敲写有情报的纸张,嘴里啧啧有声道:
“捉住他们的主力了,这一仗也不好打啊,慕容拔手里至少有五千精骑,加上那些由牧民丁壮组成的仆从军,还有那些不知从哪冒出来的野人,怎么也能拉出个两万的骑兵。
如此规模的骑战,怕是唯有当年夏育出塞时的战斗才可以比拟吧。
军中准备的如何了?通辽城那里已然安稳,军资、火器都在源源不断向我们转运,这一仗,至少在后勤上没有顾虑。”
卑启闻言,转身来到案头,手指翻开一份份图册,看着上边的物资清单,笑着应道:
“将军勿忧,儿郎们这些日子与鲜卑人交手,已经熟悉了火器战法,加上这些转运来的各类火器,应对鲜卑人应当没有问题。
再者,草原精骑本就难以训练,向来被头人们死死抓在手里,那慕容拔若是想要用精骑冲我等的火器阵型,只能算他倒霉。
至于那些林中野人,还有牧民骑队,纪律涣散,游斗习性颇强,正面战斗无甚用处。
倒是将军所言的后勤,属下担心这些人会故技重施,偷袭侵扰我等的后方粮道。”
公孙模闻言想起大辽水之上的舟船,还有那些正在修筑的堡垒,以及随军民夫几乎人手一支的弓弩,心中对后勤的担忧消散了许多,淡然的摆摆手道:
“放心吧,今时不同往日,主公费了如此多的心思北伐,定然不会让那些蟊贼阻扰大局!给主公传信吧,猎物已经发现!”
通辽城,靠水的工坊器械再度轰鸣起来。
与此前的小作坊规模不同,随着公孙度向着此地加大投入,一架架在汉地中技术都算先进的器械被转运到此,接上水力之后,立刻开始了制造当中。
“使君这边请!”
一名中年汉子弯着腰在前带路,向公孙度介绍着当前工坊中忙碌的活计。
公孙度嗯了一声,大步踏进嘈杂的厂房当中,迎面而来的便是各种古怪的味道,人体的汗味,木头摩擦的臭味,还有些有机物发酵的臭味。
但他也只是鼻头微皱并未对此发表什么意见,当前的工作环境便是如此,商人、匠人力夫们所面对的唯有加大生产量而已。
今日公孙度前来工坊,不为别的,正是为了当前在大辽水上游至关重要的船只而来,此前匠人们加紧赶工制造的水泥船为大军攻占通辽城立下了汗马功劳,公孙度为此对水泥船的发明者发下重赏,不仅赠与钱财还让其以水泥船的发明者的身份加入了工部。
领路的人名叫段朴,原先是个襄平城的小商人,因为经常在襄平左近运货,他接触到了各类船只,见识过乡民购买建造小舟的不易,此后他在农庄的兴建房屋的过程中见识到了水泥的奇特性质后,突发奇想的产生了利用水泥造船的想法。
襄平的农庄作为先行者,这些年他们的积蓄已然不少,段朴将将自己的想法以及这类船只的前景提到农庄后很快受到了管事们的重视。
随后,段朴在襄平附近的水系中进行了多次试验,最终证明了这种非木头的船只的可行性。
此外,段朴为了降低成本,仿照工人们制作水泥预制板的方法来制造小船,利用标准化的模板来批量制作小船,很快,襄平城左近的农庄便就兴起了一种新式船只,船身一体完全由水泥、木头制作,看着就像是挖空了中心的石头一般。
这类船只尽管载重量不大,易沉,抗风浪性差,渗水等多项缺点,可因为其廉价的成本以及简单的维护而广受乡民欢迎。
但也因为水泥船的种种缺点,让它的推广受限,仅仅在襄平等地小规模流行。
当幕府准备在大辽水上使用水运来进行后勤转运时,便立刻注意到了此类可以快速建造的舟船,因为前去考察的官吏们发现,若按照段朴等人的成熟流程,造船,真比下饺子都快!
就连段朴自己都没想到,他一个襄平的小商人,也能因为水泥船这样的小发明而受到幕府大官们的青睐,在收到来自公孙度幕府的征召信函后,他便带着农庄的整个厂房来到了军中,期待着在公孙度面前展现才能。
事实也证明,段朴的选择极为明智,这一仗不仅让公孙度麾下的火器军威名远扬,同样辽东军有在旬日之内建造数百舟船的能力亦让得到消息的草原群豪感到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