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5章 秦淮茹卖起了茶叶蛋(1 / 2)
秦淮茹走后,王小梅心里也琢磨了半宿。
她跟贾家没什么深交,但同为女人,看着秦淮茹那强撑的憔悴模样,心里终究有些不忍。
过了两天,瞅着个院里人少的空档,王小梅去了中院贾家。
“秦姐,在家呢?”王小梅敲了门进去,看见秦淮茹正对着个小本子发愁,大概是在算计开销。
“梅子?快进来坐。”秦淮茹连忙起身,有些局促地拢了拢头发。
王小梅也没多绕弯子,直接说道:“秦姐,前两天你走之后,我跟柱子又琢磨了琢磨。
他那人你也知道,嘴硬心软,其实也替你着急。他说的那些难处是实情,但也不是一点路子没有。”
秦淮茹眼睛微微睁大,带着一丝期盼看向王小梅。
王小梅便把傻柱那天晚上想到的主意说了出来:“柱子说,像煮玉米、茶叶蛋,或者等到天热了熬点酸梅汤、绿豆汤用冰块镇上卖。
这些玩意儿本钱小,做法也简单,就是得吃苦,风里来雨里去的,挣的是辛苦钱。一开始可能一天也就挣个块儿八毛的,但总比闲着强,细水长流嘛。”
秦淮茹认真地听着,脑子飞快地转了起来。
茶叶蛋……这个确实不难,调料家里都有一些,鸡蛋虽然金贵,但少买点先试试水还是能的。
关键是,这东西不像那些需要复杂手艺的吃食,她完全能做。
“梅子,谢谢你,也谢谢柱子,”秦淮茹握着王小梅的手,语气真诚,
“你们能给我指条路,我就感激不尽了。吃苦我不怕,这么多年,什么苦没吃过?”
送走了王小梅,秦淮茹心里活络开了。
本钱少?那就有多少米做多少饭!她没有闲钱置办像样的推车炉灶,就开始琢磨着减少本钱,用现有的条件来把事办了。
说干就干。
秦淮茹拿出攒着自己压在柜子底下的存款,去副食店买了几十个鸡蛋,又翻找出桂皮、八角、花椒这些零散调料,跟一大爷家还借了点高碎。
晚上,就在自家炉子上,精心煮了一锅茶叶蛋,让它们在浓郁的汤汁里浸了一夜。
第二天天不亮,秦淮茹就起来了。
她把浸泡入味的茶叶蛋重新加热,然后连汤带蛋小心翼翼地舀进那个大搪瓷盆里,再用旧棉被里三层外三层地包裹严实,塞进一个旧布兜子里。这样既能保温,又不用置办其他的东西了。
她没敢去人流量最大的厂门口或者繁华街市,那里估计早有摊贩占了位置,也容易遇到熟人。
她抱着沉甸甸的布兜子,走了两站地,来到了一个靠近公交总站的小巷口。
这里等车、下车的人多,行色匆匆,说不定有人愿意花几分钱买个热乎蛋垫垫肚子。
她找了个不挡道的角落,把布兜子放在地上,解开棉被一角,露出酱色诱人、带着裂纹的茶叶蛋,热气混着香气袅袅升起。
秦淮茹第一次出来做买卖,不太好意思吆喝,只是眼巴巴地看着过往的行人。
起初也确实不怎么顺利,有人瞥一眼就走开了。
直到一个赶早班的工人,闻着香味过来,花五分钱买了一个,剥开热乎乎地吃了,赞了句“味儿还挺正”,秦淮茹的心才落下来一点,脸上也终于有了点笑模样。
一天下来,带来的茶叶蛋卖出去大半。
晚上回家,她把兜里的零钱倒在炕上,一枚一枚地数,除去成本,竟然净赚了三毛多钱!
钱不多,却让秦淮茹的眼睛亮了起来。
这钱是她靠自己挣来的,实实在在,给了她久违的底气。
从此,秦淮茹就开始了她的“茶叶蛋”小买卖。
每天雷打不动地煮蛋、包好、出摊。
她人也灵光,见人常带三分笑,茶叶蛋煮得也越来越有心得,火候、咸淡把握得恰到好处。
渐渐地,自己也琢磨出了点门道。生意也是越做越顺当,每天带出来的鸡蛋也都能卖光了。
与秦淮茹日渐起色的茶叶蛋生意相比,棒梗在轧钢厂的日子却是另一番光景。
刚开始那几天,他还带着点初来乍到的拘谨,干活虽笨拙,倒也还算认真。
可这点老实劲儿没维持多久,棒梗的本性就暴露无疑了。
三车间里原本就不乏一些混日子、磨洋工的老油条。
棒梗年轻,脑子活泛,很快就跟其中几个混熟了。
跟着这群人,棒梗很快就学会了在厂子里整么‘混日子’——怎么趁着刘光齐不注意溜号抽烟,怎么在流水线上磨蹭耍滑,怎么出工不出力还能混个满勤。
棒梗一开始还只是听着,心里有些犹豫。可渐渐的也开始有样学样,学起了偷奸耍滑。
刘光齐安排他搬运的零件,他磨磨蹭蹭分好几次搬;
刘光齐教他操作步奏,他有事没事就跑一趟厕所,时间一长,刘光齐也没了教他的心思。
刘光齐想着都是一个院的邻居,也好心提醒过他几次,棒梗嘴上应着“知道了,刘师傅”,转过身却撇撇嘴,该怎么样还怎么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