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九章 :再去姜家(1 / 2)

加入书签

“我给帮你挑。”

邵昂从孙月荷手里接过扁担,迅速地放在自己肩头。

“邵学长咋来了?我来担吧。”

孙月荷看邵昂挑水动作有点磕磕绊绊,想伸手去接。

“我也有试验田,前两天有事没来,没事,担水我虽然不熟,但是这是力气活,练习一下就好了。”

邵昂来回试验下扁担两头的重量,慢慢地寻找到平衡点,一前一后地抓着水桶上的麻绳,慢慢地走向孙月荷的油菜地。

“难怪前两天没看到你,你们组种的是麦子,你搭档弄差不多了。”

孙月荷瞅了瞅那个单独一人的6号地,麦子发芽率也挺高,问题不大。

“邵学长,这几天比较干燥,土壤缺水,你那块田里也需要浇,发芽期缺水,会导致亩穗数减少,病虫危害重,严重影响小麦的产量。”

“行,等下我去浇水。”

邵昂参加试验田的目的就是能经常见到孙月荷,好不容易处理完家里的事,立刻赶到学校,跟搭档说后面几天田里都是他管。

孙月荷做事非常细心,试验田她一定全力以赴,想偶遇非常容易。

孙月荷把水桶里的水用水瓢,将水均匀地浇向每一个角落。

看到邵昂又去担水,就跑到工具房那又拿了一副扁担和水桶,跟着一起挑。

“不是让你歇着,这些体力活我来做吗?”

“没事,我打小农村长大的,经常担水。”

孙月荷不习惯让人家帮自己做事,干脆一起干,很快就把油菜地浇透。

邵昂帮自己挑水,景禾礼尚往来,帮邵昂那边也挑上。

“哎呦,我就说人家有手段嘛,邵昂第一天回来,这个孙月荷就凑上去献殷勤了。”

“没看出来,她还挺有手段的。”

2号试验田两位学姐姗姗来迟,看到孙月荷在那帮邵昂浇麦田,议论的声音传进孙月荷的耳朵里。

对于这些人的大嘴巴,孙月荷也懒得搭理,有过陆月的前车之鉴,这些人也就敢私底下说吧。

而后一个礼拜,依然干旱无雨。

孙月荷每天傍晚都去担水浇田,宋华知道后,立马跟过去,他负责担,孙月荷负责浇。

邵昂他们6号试验田也每天都浇,5和1号是一天也没见着人。

“后面应该就不用浇了,听说明天要下雨了。”

孙月荷跟宋华说了声,她每天都会听学校广播里的天气预报,记录在试验田笔记里。

“终于要下雨了,不然干旱的话,老百姓那么多天可就受苦了。”

淮海县最近也干旱,孙月荷都是夜间把自家田里用系统浇水,估计她爸都要纳闷为什么别人家田里都干旱裂口,自家的却是如此湿润。

果然,第二天,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

“孙月荷,周末的下乡活动暂时取消了,听说周末要有大雨,担心到时候路上泞泥不好骑车。”

王翠云跑过来通知孙月荷,本来这个周末定好去罗二婶家那边,考察麦田生长情况的。

“行,谢谢翠云特地跑一趟。”

“客气啥,你天天忙着上课还要搞那个试验田,辛苦的。”

王翠云她们大二也有两组参加试验田,跟着去看过试验田。

孙月荷送走王翠云,想着既然明天不用去下乡,她还想再去一趟姜家。

姜爸爸每年都是国庆前开始休假,算着日子已经回来,再见一面姜爸,她就不去惦记那边,孙月荷心里跟自己说。

周六上午,雨居然停了。

不过天气预报里,下午还有雨,孙月荷带着雨伞坐上公交车再次出发。

这次,她的心情很平静,穿着毛衣外套,慢悠悠地在爱民路上闲逛。

被雨水滋润过的月季花,张着娇艳的脸庞,在风里摇曳生姿。

“建国,赵兵那小子都结婚了,你咋还不考虑终身大事啊?”

熟悉的中年男子声音,从门口院子下的藤椅上传来,孙月荷原本还风轻云淡的心瞬间晃动了起来。

她爸真的在休假。

“爸,一个人多好,你下次出海去哪啊?”

“你这小子别转移话题,眼看着我跟你妈的年纪都大了,你妈盼着带孙子都好久了,今年赶紧把这事解决了。”

“哎呀,我真不想结婚,过两年您就从海上回来不去了,我给您二老养老,多好。”

孙月荷没想到大哥到现在,居然还没有结婚。

“你这孩子,是不是还惦记着赵娟?”

一下子听到赵娟的名字,孙月荷的耳朵竖了起来,啥意思?大哥还喜欢赵娟不成?

“爸,你扯哪去了,我什么时候喜欢过赵娟的,她是小妹的好友,之前跟她打听小妹的事,才跟她多说了几句话,你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