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九章:赵娟的直觉(1 / 2)

加入书签

“这块田是罗二柱家的?”

赵玉珍抬头询问的眼神看向丈夫,他们这边每家每户多多少少都有几分田,但是具体谁家偶尔会弄错。

“是的,侬们这些大学生搞啥么事?”

高黎明懒洋洋地问道,罗二家年年禾苗长到好,这又是来取经的?

“谢谢叔叔、阿姨,我们就是想找主家了解一下他们怎么耕种的?”

王翠云道完谢,看了孙月荷她们那边一眼,又转头问,“请问罗二柱家怎么走啊?”

这边的农田都是小小块的,农户房屋都离得远,比较难对得上号。

“在......诺,他老婆过来了,脖子里挂毛巾的那个。”

高黎明刚想指方向,就看到罗二柱老婆过来。

“谢谢你们!”

王翠云连忙道谢,朝着罗二柱老婆的方向走了过去。

赵玉珍此刻鬼使神差地掉头看向孙月荷她们那个方向,孙月荷背对着赵玉珍,跟郭槐挨着,蹲在田头上指指点点。

“赶紧的,发什么呆呢?回家还要烧饭呢。”

高黎明不耐烦地催促道,赵玉珍只好放弃去看孙月荷的脸,跟着丈夫离去。

以前在上围村,人人都说赵玉珍拿捏男人的手段厉害,可是此刻的赵玉珍,哪里还有当年的影子?

罗二柱老婆是个壮实的中年妇女,性格爽朗,听到王翠云她们的询问,哈哈大笑。

“我们上海这边,各家田都特别少,大家都很珍惜,从水稻种子开始,都是当家的精心挑选的饱籽,然后挑大粪浇灌,再到杂草、除虫都比别人家更早一步的。”

“还有,我们插秧不会太密,密了以后稻穗反而长得不好。”

孙月荷把她的话详细地记在笔记上,原来她在上围村种田的时候,稻种这一块她爸也挑选,但是没有那么细致,除草、除虫也一直在做,其实罗二柱家这个水稻也就比旁边田适当好一些,并没有达到她系统种植出来的那么精良。

这水稻除了大家都知道的方法之外,肯定还有其他窍门。

孙月荷想起在农业学报上看到的,关于籼粳稻杂交育种报道,干脆往稻田边上的水沟走去。

各家插秧的时候,总有剩几棵秧苗直接扔水沟里,结果水沟里有些稻穗长得还挺不错的。

“月荷,你在看什么啊?”

王翠云走过来,他们三都在田里研究,这家伙居然跑到沟里来。

“翠云,你看这株水稻是不是尤其的粗壮?”

孙月荷指着跟杂草挤在一起,穗子特别大、籽粒饱满,稻穗垂坠下来,不细看还以为它也是杂草呢。

“哎呦,是的啊,这株比我们刚刚从田里看的那些都粗壮啊!”

王翠云也被这株水稻惊着了,连忙招呼郭槐他们。

“怪事,难道水稻要单独种在沟渠里才能长得好吗?”

郭槐跟李阳都跑过来,蹲在地上盯着这株水稻。

“瞎说,那边不是也有几株水稻吗?你们看,稻穗都几乎没有,一看就是被杂草抢了营养。”

王翠云站起来,往沟渠下方指了指,还真是,零零散散地稻苗,一株比一株瘦弱。

“它再长十几天就完全成熟了,这段时间我们经常往这边跑,等它成熟了就带回去,弄到咱学校试验田下一季生长。”

这株水稻跟她系统种植出来的,不分上下,她得尊重这株水稻的成长过程,看看能不能来年长出同样的高产水稻。

“可以,反正它都长这么久,也没人动它。”

四人又从沟渠边上拽了些枯树枝,丢在杂草边上,既当个标记,也能遮挡这株水稻。

“月荷,你最近天天往哪跑呢?周末都早出晚归的。”

顾贞贞拦着从农田回来的孙月荷,“我们下周三迎新生晚会,你可得把时间空出来啊。”

宿舍三个人已经对自己这个美女舍友服气了,天天素面朝天不说,还老是戴个农村老头草帽,跟着农研会几个同样打扮的师兄师姐跑。

没听其他班人说,暴殄天物。

不过说来也气人,农研会那几个人都晒得黑不溜秋的,唯有孙月荷光见流汗,不见晒黑。

“好的,我知道了。”

孙月荷心里惦记着杂交水稻的事,又赶紧跑图书馆查资料去。

“你好,同学,你每天这么频繁的借还,书看完了吗?”

赵娟坐在桌子边上,手里织着毛衣,抬头看着孙月荷。

“嗯,看完的。”

孙月荷这些天经常看到赵娟,但是眼面前还没心思查赵娟,凡事有轻重缓急,至少等她摸清姜家以及当年回城那些事,才能想法子去质问她。

“如果没看完,就不要频繁地借来借去,别的同学也要看呢。”

赵娟第一眼就不喜欢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