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姐妹赶集(1 / 2)

加入书签

“爸,我们走了。”

大清早,孙月荷就拎着一大篮青菜,以及十二个咸鸭蛋,带着两个妹妹去赶集,打算先卖菜后买东西。

“好,你们三个人走一起,逢集人多,别挤散了,看好月梅啊。”

孙老汉在牛棚那铲粪,头也不抬地说。

“爸,我都是大孩子了,怎么可能会丢呢。”

孙月梅人小鬼大地哼道,她爸就是爱操心。

冬天的清早,雾气朦胧的,不过土路上人还挺多,大家都背着背篓,行色冲冲。

大有乡农历初八、十二、二十四都逢集,一个月总共三次集,又逢春节期间,赶集热情更是高涨。

“哎呀,我可羡慕华林他们每次跟着爸妈去赶集,他说麦芽糖可好吃了。”

一路上孙月梅蹦蹦跳跳,叽叽喳喳说个不停。

“嗯,等下大姐把菜卖完,看到麦芽糖,咱们也买。”

“哎呀,大姐,那边有放歌的!”

还没等孙月荷说完,孙月梅已经被音乐给吸引跑了。

吉米,来吧!

让我们手牵手,来跳迪斯科。

爱你在心头,忘掉那忧和愁。

吉米,来吧!

......

大有乡灌河边上有个小公园,冬天的早晨,此刻有七八个穿着棉袄的老年人随着音乐跳得正起劲,和前面不远集市的吵闹声,相互交应,吸引了不少赶集人的目光。

“看人家跳得多好啊,还是公家人舒服,他们有退休工资哎,不需要劳动多快活啊!”

“赶紧走吧,我可欣赏不来这种扭来扭去的,丢人。”

人群里议论纷纷,孙月荷跟孙月莲互相看了眼,她妈赵玉珍也会跳这个,以前在家村里大喇叭广播偶尔放红歌,她还会在房间里翩翩起舞呢。

不知道她在上海过得可好?

“月梅,走了,等会再来看。”

孙月莲上去把傻乎乎地看跳舞的小妹给拽走,这会集市上人最多,她们还是第一次来卖东西,得去找位置。

等到集市上,三姐妹傻眼了,上百个摊位挤得满满当当,好位置更是密不透风,哪里有她们摆摊的位置。

“这可咋整?”

孙月莲看着大姐,总觉得大姐有办法。

“我们就去尽头摆着,那边虽然偏僻,但是待会我们吆喝,总归有人听见的,只要有一个人买,就会有第二个!”

孙月荷觉得第一次出来没经验,实在卖不掉,大不了拎回去自家吃。

孙月荷用家里带过来的麻袋,朝地上一铺,把篮子里的小青菜一颗颗地摆出来,整整齐齐,上面还有点露水,煞是好看。

“卖青菜了,好吃新鲜的小青菜,好吃又不贵哦!”

看着大姐张嘴就吆喝,孙月莲也想张嘴,结果张了几次,嗓子眼里都没发出来音。

“卖青菜了!卖咸鸭蛋了!大叔、大婶,走过路过不要错过了!”

孙月梅听见大姐的打样,立刻跟着学上,还加上隔壁那些摊位上喇叭里喊的台词。

果然,吆喝一圈后,有的老太太脚步停住,往这边看过来。

“小姑娘,你们这个青菜怎么卖的?”

有个大姐拎着米色布袋子,穿着红大尼,站到摊位前问。

“这都是早上刚摘下来的,现在5分钱一斤!还有咸鸭蛋,3分钱一个,都是家里腌的,好吃得流油!”

“哎呀,这个小丫头片子,嘴巴真厉害,行吧,小青菜给我二斤,咸鸭蛋就来三个吧。”

这个大姐一看穿着就是个有钱的,冬天看到新鲜蔬菜加上新年这段时间荤菜吃多了,自然嘴巴想整点清淡的。

“哎呦,你看隔壁,这么冷的天居然长青菜,生意好的嘞,一会就卖完了。”

边上一个卖棉鞋的大姐,推了推隔壁卖豆芽的大婶,眼神往孙月荷她们摊上瞟。

“就是啊,平常我豆芽挺好卖的,今天被这几个小姑娘一搅和,豆芽生意都差了。”

卖豆芽的大婶一边说,嘴里还吐着瓜子壳。

“哈哈,要不你下次集改卖青菜?”

......

“哎呀,赵工新年好啊,你看上谁家的姑娘了?”

王青松明知故问。

“我想请书记帮我去向孙月荷家提亲,属于我自己的房子已经造好了,两层独门小楼,”

赵工细细地将家里情况跟王青松说一遍,然后态度诚恳地看向王青松,那意思就是我能不能说上媳妇就看书记您了。

“哈哈哈,好,月荷这孩子是真好,吃苦耐劳又上进。”

年前孙月荷参加淮海中学的考试,获得入学资格的事情,村里人跟赵工都知道。

赵工新年被父母催婚,一咬牙干脆就把孙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