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偏心奶奶又来烦(1 / 2)
“孙月荷,你这个死丫头,翻天了,嫁不出去尽学些阴阳怪气!老二,你给不给我换!”
孙大妈开始撒泼,她早就相中老二家的稻谷,种子最多留一百斤就够了,剩余一百斤给孩子吃的,现在让她拿四百斤换,做梦呢。
“大嫂,其他人怎么换的,你也怎么换。”
听到大嫂骂女儿,孙老汉不高兴了,立马顶了回来。
“好,好你个老二!你等着!”
孙大妈被气得站在月荷家门前不肯走,可是半天也不见老二和月荷给她装稻谷,看到那石头造的漂亮干净的猪圈,更是来气。
“人住个烂泥窝,猪住金窝,脑子里有屎!”
一路骂骂咧咧地走了。
中午,隔壁村跟孙老汉熟的几家,也拎着稻谷来了,上来就客气地喊二哥,又是递烟又是恭维地。
“哎呀,我不抽烟,你们自己抽。”
孙老汉乐呵呵的,大家都是双倍换稻谷,他也高兴得很呢,种庄稼几十年,还就今年最好,大家对他也不像过去那样阴阳怪气了。
这几年因为赵玉珍走了,多少人都说他窝囊,留不住女人。
尤其年轻时候对赵玉珍有过想法的那些男人,嘴最臭,经常嘲笑他,说鸡圈哪能养凤凰。
“二哥,你家今年稻种都出名了,大家都想换点回去改改地,明年盼个好收成。”
“是啊,是啊,我们都佩服你会种地,也不让你为难,就换个二三十斤就好。”
几个人围着孙老汉各种磨,每人都拎了一口袋稻谷来,不给换都不肯走了的劲头。
“系统,我家这个稻种明年还会有这个收成吗?”
孙月荷看到这,突然问系统,大家费这么多功夫换回去,回头长不好,她也过意不去啊。
“会,第二年比今年稍微差一些,但是影响不大,只是他们收割后再次下种,第三年就会弱了很多,但是只要伺候得当,除草治虫到位,也不会差很多。”
听了系统的回答,孙月荷放心多了,至于第三年不好,那就怪不到她家头上了。
孙老汉平时老好人习惯了,被大家一劝一哄,就都答应了,每家都给换了三十斤。
结果一个多小时,家里的新稻谷,只剩下二百多斤。
孙月荷把王大婶家的一百斤放一边去,然后喊:“爸,这个剩余我们留着自己种,不能再换了。”
“哦,好好,不换了。”
孙老汉一看只剩两口袋不到的稻谷,怕被大女儿说,心虚得很,连连答应,他也没想到自家稻种这么多人来换。
“爸,咱俩把稻种抬到最里面去,把人家换来的堆在上面,再有人来就说没有了。”
孙月荷指挥她爸跟她一起搬,孙老汉赶紧过来帮忙。
门口堆的都是别人家的稻谷,粗么算下来都有一千六百斤的稻谷,至少能磨出一千斤大米,一家四口都吃不完。
孙老汉还喜欢吃馒头和饼,隔三差五做一些,米肯定就吃不掉。
“月荷,回头把稻谷卖掉部分,给你们三姐妹买新衣服。”
孙老汉常年劳作,人被累得又干又瘦,此刻黝黑的脸上笑容都止不住。
“爸,现在谁来问,都没有了,上面那五十斤是自家留的稻种,谁也不好意思要的。”
孙月荷问题,但是防止她爸心软又被换掉,她提前打好预防针。
“50斤不够的,一亩地要15斤稻种,我家8亩120斤,今年这个稻种好,我打算把学校那边那块6亩大块地也打水栽秧,黄豆和棒头都不行,收成没有这个好。”
孙老汉想着今年这个翻倍的亩产量,明年赶紧都种水稻,这会后悔把种子都换掉了。
“老二,稻种换二百斤给我!”
还没等孙月荷接话,罗老太太就拄着拐棍,雄赳赳气昂昂地空手上门,进门就要粮。
你说就换个数字也行啊,刚刚大妈换二百斤没成后,一个多小时功夫,老太太就来要同样的斤数,一看就是给大儿子家要的。
“妈,稻种被人家换光得了,我自家的种子都不够留,现在只有50斤。”
孙老汉看到他妈又上门,头疼,怎么忘了给他爸和他妈留种子了。
“老二你糊弄谁呢?满地上都是稻子,你跟我说没有了!”
罗老太太指着墙边垒得那么高的粮食,嗓门一扯,“老二你个没良心的啊,各人都能换到稻种,就你爸你妈换不到啊!你个没良心的啊......”
“哎呦,罗大婶,这是怎么了?”
王大婶带着推了二百斤水稻的大儿子,急匆匆地赶上门,她看看一堆人拎着口袋去孙老汉家,心里着急得很,大儿子从田里一回来,水都没喝一口就被她催着上门了。
“王大婶,这口袋是你家的,留好了,稻种今天被换光掉了,这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