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恶邻闹事(1 / 2)

加入书签

王大爷除了跟孙老汉一起长大的交情之外,他觉得孙月莲成绩那么好,日后考上大学,自家提前交好总没有坏事,他们进城修房子,本来就有拖拉机来接送的,带上孙月荷顺水人情的事。

孙月荷把水桶里的黑鱼拎出一条,又串了四条草鱼硬要塞给王大爷。

“月荷,鱼我真不要,你留给自家吃,我家老大一年到头摸鱼,家里不缺。”

王大爷严肃地拒绝,两父子都吃了晚饭了,死活不能再拿东西。

“王大爷,这鱼也多,我们三个人根本吃不完,之前我也吃到王大婶的东西的,礼尚往来嘛。”

“那也不能要,月荷,先这样,我们明天来收尾。”

王大爷带着儿子,拔腿就走。

看着王大爷他们的背影,孙月荷只好把鱼放在桶里。

王大爷夫妻俩对她们家这些年没少照顾,等秋天收成下来,谷种偷摸送过去,用系统改良过的种子应该来年收成也不差。

农村种地,种子最重要,平常大家有好收成了,就会给自家留种,有的人家种子好,大家都会去用粮交换。

“月荷啊,今天的鱼烧得是真香啊,爸今天高兴。”

孙老汉红着脸,站起来夸了句大女儿,自打赵玉珍走后,他已经很久没这么高兴了,因为新猪圈,也因为大女儿活泛了很多。

之前大女儿虽然帮忙种地,可是总拉着脸,闷闷不乐的样子,不像现在,手脚麻利,还开朗了。

“爸,你喝多了,今天忙了一天也累了,我给你带点水,洗洗早点睡觉吧。”

孙月荷看着晃悠悠的父亲,用瓷盆端了水过来。

孙老汉乐呵呵地接过洗脸毛巾,用冷水胡乱地洗了洗,就进屋睡觉了。

“大姐,今天的红薯好吃,今天的鱼也特别好吃。”

孙月梅这会麻利地收拾桌子上的碗筷,她好久没有吃这么饱了。

孙月荷摸了摸妹妹的小肚子,圆鼓鼓的,真好。

她走到孙老汉床边,把床单拉盖在她爸身上,她爸这人酒量很好,喝多了从不闹事,然后倒头睡。

这样的好男人和三个可爱的女儿,赵玉珍是真狠心啊,说丢就丢。

第二天,王大爷带着小儿子过来,手脚麻利地把猪圈收了尾。

看着以石头打底,夯实的土墙围上三角顶,孙老汉满面红光,这个猪圈敞亮啊,之前还心疼石头被用了,现在看着用得真好啊。

当年赵玉珍让他慢慢积累的,后来她走了,就中断了,所以任着这些-石头风吹日晒七八年,数量不够造大房子,但是盖猪圈刚刚好。

到了中午,孙月荷又烧了红烧草鱼,清炒红薯叶,配上高粱饭,吃得几人满嘴香。

“孙二,你家月荷这个做饭手艺真一绝,以后谁家宴客吃饭请她去掌厨都绰绰有余。”

“呵呵,我这个家是真的得亏大丫头撑着,不然怎么能够得着两个小的读书哦,就是苦了老大,哎......”

孙老汉开头还是自豪地笑着说,到后面声音都低落了下来。

“月荷这样的好姑娘,将来会有好出息的,现在国家不是提倡晚婚晚育的嘛,回头她结婚的时候,你多陪点嫁妆。”

王大爷安慰着兄弟,现在国家政策放开了,结婚晚的小伙也不少,月荷只要松嘴,不愁嫁。

“嗯,会的。”

以前孙老汉觉得自家条件这么差,哪有小伙子愿意上门的。

最近日子越发地顺当,他自己都有这个信心了,以后要是招赘上门,生了娃跟孙家姓,他也不担心去地下挨祖宗骂了。

“这庄稼眼睛瞎了啊,都往我家田里钻!看我不砍了它。”

大清早,隔壁的于四奶就站在路口骂,手里拿着镰刀疯狂地砍着苗。

孙老汉听到后,连忙赶了过去。

“于四婶,你好好地怎么砍我家豆苗呢?”

孙老汉看到自家田埂跟她家搭界的地方,豆苗被砍得七零八落,心疼得不得了,立马呵斥。

“我砍的是你家田吗?”

于四奶吊着眼梢,目露凶光,嘴里不停,手上动作不止。

“于四婶,你砍的就是我家的豆苗!于四叔你不出来管管的吗?”

孙老汉气死了,自家豆苗长得旺盛,有些脑袋探到田埂上,两家以田埂为界,她现在拼命地砍着田埂上的苗。

这个老太婆眼红自家苗长得好,现在就在这作妖,她蛮不讲理相来习惯了,手里拿着刀。

孙老汉一时也不知道该如何处理了,只好喊着她丈夫。

于四叔死活不出现,任着老太婆砍,孙老汉心里滴血,正准备拼着被砍伤的危险,去拦她的刀。

“爸!”

孙月荷举着扫帚,走了过来,拦住他。

“于四奶,这个地界本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