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惊天大案?寿宴(2 / 3)
派出去几乎全是中下实力的修士。对于前线杯水车薪,对他自己却是收买了大量人心。现在又差人大肆抓捕与天仙见面的官员。有这种虫豸,中兴难矣。”
刑部尚书夏琏,是朝堂上为数不多的老面孔。在皇帝即位之初就以逢迎君意而节节攀升,一连经历了几场风波都能笑到最后,堪称官场不倒翁。但比起徐家这棵参天大树,还是逊色了许多。
徐恺之笑道:“皇上现在不满于天庭知情不报,故而迁怒于和那些下凡天仙接触过密的官员。他一个刑部尚书还能怎样,腆着老脸去给那些蠢货求情?”
众人闻言大笑。自从徐恺之进入朝廷中枢的这些年来可谓顺风顺水,现在黄涛走了,余兴楷离京,虽然回来了一个老尚书石清源,但徐党皆知此人不足为惧。他一人如日中天,其余党羽也跟着鸡犬升天。徐恺之对李孝玄说的“专心国事便好”,何尝不是让在座的各位放宽心?
只要皇上还想稳坐江山,那就离不开他们。那些言官、翰林骂他们权臣奸臣,更有人抬棺死谏。但试想一下,要是没了他们这群权臣奸臣,朝堂上还有几个可用之人?其实大魏早就在同光五年的内战中亡了,现在世人看到的只不过是它腐烂的过程。苍天会曝晒它的尸体,豺狼会分食它的骨肉。泱泱徐党,也只不过是众多豺狼中一匹懂得为它掩盖腐臭的老狼。
刑部侍郎在笑过之后,谨慎进言道:“徐大人,夏琏和宗门各大长老关系密切,会不会使人与天仙暗中牵线搭桥?既然有皇上明旨在前,要不要借此机会……”
徐恺之抚须挑眉,老神在在道:“贤侄,你所图不小嘛。夏琏对皇上阿谀谄媚,对他人百般苛责。不止我们,别人也怨言颇多,夏琏用不着我们动手。你只需盯着他和那些宗门长老的来往,若有人想对夏琏出刀,把刀递给他就是。”
“多谢徐大人指点。”
此时一位深得徐恺之信任的家仆无声掠步而来,禀告道:“老爷,都察院的宋大人登门贺寿,说是要面呈贺礼。老爷,您看这……”
众人听了一怔,徐恺之却是自信欢笑道:“宋御史亲自登门拜访,我岂有不迎之理。诸位,咱们一同去见!”
徐恺之回到正厅,只见宋鹤卿穿着簇新锦服,十分笔挺地站在正厅中央。这个极少赴宴的人从登门拜访的那一刻起,就立即引起了满堂满院官员的注目。这时寿星出现,众位宾客也都站起身来。
“徐阁老,恭喜五十大寿。” 宋鹤卿拱手一揖到地,说道:“宋某来迟不敬,望乞恕罪。”
见他不卑不亢,徐恺之皮笑肉不笑道:“哪里敢当?宋大人乃高洁义士,愿登门寒舍是我徐某荣幸,快请入座。”
宋鹤卿起身道:“未呈贺礼,宋某岂敢入座。” 他从袖中抽出一份折子,轻咳一声,念道:“都察院御史宋鹤卿谨奏:查我朝中极殿大学士、户部尚书徐恺之,自同光十二年入阁参赞朝务,屡蒙圣恩,广结党徒,误国殃民,有七不赦之罪……”
原来竟是参劾徐恺之的弹章!在场宾客都惊得脸面煞白,愣在原地。就连独坐书房,远远听着的徐家老祖也站了起来!
许多首辅大人的门生故吏,亲朋好友像挨了一闷棍,即刻面如土色,冷汗淋漓。被称为铁面公的宋鹤卿竟在寿宴上公然挑衅,根本不敢想象事后会发生什么样的风雨雷霆。
在宋鹤卿抑扬顿挫的朗诵声中,徐恺之咬牙冷笑,镇定着躁动不已的心。虽料想宋鹤卿登门多半是来者不善,却未曾想他竟敢如此狂妄。
李孝玄也被宋鹤卿的突然袭击吓懵了,脸上的客套笑容还凝固着没有消失。弹劾官员是御史的本职不错,但在眼下这种时局,这种场合,弹劾一个朝廷顶梁柱无异于不留后路的自杀行为。恍然间,他想宋鹤卿此举来头不小,莫非是前首辅的得意门生宋元贞暗中授意?思索之际,又听宋鹤卿念道:
“……李孝玄得升工部尚书,徐令博得升工部侍郎,蔡冕得升刑部侍郎,薛珪骤升大理寺卿,乃徐恺之既窃皇上爵赏之权以官其子孙,又以子孙之故升迁其私党此俑既作,仿效成风。人所共知,科道乃不敢劾,积威足以钳天下之口可知矣,此恺之不赦之罪五也……总言之,恺之豺狼其性,蛇蝎其心,鬼蜮其形。臣若不言,有负圣恩。故不避仇怨,请立赐罢斥、明正典刑,则天下幸甚!”
宋鹤卿读完了千言弹章,将折子慢慢收回袖中,面不改色地说道:“忠言逆耳,不知徐阁老此时有何感想?”
“大丈夫气概,好胆量,徐某佩服。” 毕竟祖上世代为官,徐恺之怎不知已故父亲徐敬衡是如何踏过一道道弹劾奏章最终位极人臣的。仅是一个宋鹤卿而已,岂会唬倒了他?他甚至还有心情斟满一杯酒,为宋鹤卿敬上。
宋鹤卿不接酒杯,说道:“宋某素来滴酒不沾,失礼了。” 说完,自从瞠目结舌的人群中扬长而去。
数百位宾客都被宋鹤卿此举吓得目瞪口呆,直到徐恺之把酒杯摔得粉碎,大家才从惊怔中醒过来。有的打抱不平说要反参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