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无人机(1 / 3)

加入书签

唐秋水发现梁渠的话不可信。他明明说了只抱一会,结果好久都没放开她。不但如此,还得寸进尺地怂恿她翘了班,把他们约定吃晚饭的时间提前了。买的蛋糕也从下午茶变成了饭后甜品。

很奇怪这个人,在律所的时候唐秋水和他聊工作,他开小差。结果到了吃饭的时候,他又来劲儿了,开始主动和她汇报下午在竹南小区约谈会上发生的事情。

案子是诉讼律师的下酒菜,这话果然不假。

梁渠告诉她,那场约谈会的大部分时间都被业主用来表达对业委会还有加梯代建公司的不满,他就坐在一旁听着,偶尔和情绪高昂的个别业主来个简单的对视,微笑着说理解。

直到散会,居委工作人员把大家的情绪安抚得差不多了,才有几个相对明事理的业主跑过来咨询梁渠,问他现在这种情况解除合同的话,业主要不要付违约金。

“应该要的吧?”唐秋水问。

梁渠点头,从面前的锅里捞了些烫熟的肉片放到唐秋水碗里:“具体赔多少还需要双方协商。”

唐秋水咬着筷子想了想,很快来了灵感:“最近新一期的法治观察建议征集开始了,我打算以加梯代建为主题写一篇文章,你觉得怎么样?”

梁渠支持她:“可以啊,对这种民生项目提出的建议,应该很容易被采纳,回头我把今天开会的材料发你一份。”

唐秋水拍一下手:“那太好啦!”

既然都说到这个了,梁渠顺着问她:“明天上午你有安排吗?”

唐秋水心系柳声的事情:“帮我朋友写诉状。”

梁渠说:“这个不急,先陪我去开个会?”

“什么会?”

“法治观察交流会。”

交流会由C区司法局组织,会议内容主要是总结这一年来C区在“法治观察员”公益法律服务项目上取得的成果,以及动员展望来年的工作。

唐秋水和梁渠在办理赵巷那个案子的过程中,写过一个明确违法建筑认定权的建议,所以梁渠受邀参加这次交流会。

唐秋水很期待,又有些顾虑:“我也可以去吗?”

梁渠回:“当然,那篇文章本来就是你主笔的。”

唐秋水挠了挠额角:“可是我那个时候只是实习律师哎,而且他们也没邀请我吧。”

梁渠放下筷子:“我得庆幸你那个时候只是实习律师,否则现在不被邀请的就是我了。”

唐秋水被他绕晕:“什么意思啊?”

梁渠问:“秋水,你觉得我们国家的实习律师制度合理吗?”

唐秋水愣了一瞬,她没想过这个问题。

申请律师执业必须在律师事务所实习一年,这是律师法规定的,全国上下都是这么做的。

在她为期一年的实习期间,梁渠对她很好,好过百分之九十九的带教律师,她不需要考虑这个问题。

不过她经常在网上看到其他实习律师的吐槽,大多人都是在抱怨。抱怨工资低,被压榨,煎熬,痛苦,对这一行失去信心等等。

每当这种时候,唐秋水就会很庆幸,庆幸她从未经历过这些。

如果非要她找出点不合理的地方,也有:“进法院要安检,开庭不能发言,还有不能单独在法律文书上签名,这些算吗?”

梁渠想说的就是最后一点:“不光那个法治观察建议,还有很多文书合同,都是你写的你改的,但是最终却都是以我的名义发出,而且只能以我的名义发出。我在想,我这样算不算搭便车?如果法律文书也有知识产权的话,我算不算侵权……”

听着听着,唐秋水不由自主地眯起眼睛,托腮看着他笑。

梁渠被她的笑容感染,也笑着为他的长篇大论总?s?结陈词:“所以,一起去?”

唐秋水端起手边的酸梅汁碰了碰他的:“去。”

这一刻她确信了,没有比他更好的带教律师了。

第二天上午,两个人一起参加了交流会。

在这场交流会上,唐秋水听到了好多同行前辈们分享的法治建议,都是值得研究和讨论的热题。有就业歧视、人工智能、环境治理等很宏大的问题,也有共享单车、工会退费、无人机备案等很具体的问题。

受益匪浅,意犹未尽,唐秋水用八个字总结了一下她的与会感受。

尤其是无人机的问题,她十分感兴趣。同行提出的建议是每次使用无人机前都要先去线上登记,在此之外,唐秋水又萌生了一些其他想法。她把这些想法在回律所的路上全部说给了梁渠听,把他当成了她的备忘录一样:

“崇城现在还没有针对无人机制定专门的法律规范,如果长期疏于管理,会有很多的社会问题……”

从头到尾就只有她一个人在说,梁渠兴致寥寥,鲜有回应。唐秋水感觉到了,她侧过头去问:“你在听吗?”

她还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