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再等等(2 / 2)
,深表同情,出言宽慰道:“您确实已经做得够多了。加梯办本来就人少事多,有些地方是有心无力,不可能面面俱到。”
陈主任挤出一点苦笑,请他帮忙出主意:“梁律师,施美丽现在死活不同意去人民调解室调解,你说我们要不要直接走诉讼途径?”
梁渠摇头,不带一点犹豫:“不妥。”
陈主任询问的眼神看过来。
梁渠从他专业的角度直言:“在这件事情上,起诉是下策。”
“怎么说?”
梁渠拧开桌上的矿泉水瓶喝了一口,将他的理由一一道来:“陈主任,您要知道,诉讼程序耗时费力。一旦启动,少则三个月多则半年,在此期间问题还是得不到解决。”
这是第一点,司法大环境如此。当然也可以理解,因为法院确实也不容易。
“其次,虽然现在那些居民一个个地在吵在闹,打市民热线也是一个比一个积极,可真要着手打官司,他们未必肯配合出面。市民热线有匿名保护机制,但是民事诉讼大多公开审理。他们要么顾及和施美丽的邻里关系,要么想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这诉?s?的原告能不能动员起来还是个未知数。”
梁渠在这一行深耕多年,以上这些他看得一清二楚。除此之外,还有最重要的一点是,“我认为施美丽罪不至此。”
加装电梯对一楼住户百害而无一利,施美丽不同意情有可原。即便方法极端了些,但还不至于因此成为一桩必要共同诉讼的被告。
道理陈主任都明白,但事情总要解决,他虚心向梁渠求助:“那梁律师您觉得应该怎么做?”
“再等等。”
陈主任朝对面看去,梁渠的眼里有他看不懂的笃定。
梁渠用这样的眼神让他放心:“她很快就会同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