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章 苏长青回归奉北,鬼子天蝗的恐惧(2 / 3)

加入书签

一系列的高强度战争中,投入北极熊国战场的大夏国军队。

也取得了巨大的进步。

日耳曼帝国陆军的装甲坦克战术!

北极熊国的炮兵战术。

也被大夏国军队吸收,正如苏长青之前所预料的一般。

在战火之中,大夏国的这些军队迅速成长。

在烈焰中!

锻造了真金。

大概是太过于疲惫,苏长青靠着机舱沉沉睡去。

直到警卫员将苏长青唤醒。

等到苏长青睁开眼睛时,才发现自己已经抵达了海参崴一带。

……

东洋帝国。

东津城!

鬼子天蝗脸色阴沉的看着从太平洋战场上,传来的相关战报。

自偷袭珍珠港之后,灯塔帝国的海军舰队受到了重创。

这也给东洋帝国的海军赢得了一个难得的战略空间。

在此期间!

东洋帝国的海军纵横大洋,完全可以称得上是世界第一海军。

被打得大残的灯塔帝国海军舰队,往往也只能避开鬼子的锋芒。

不许鬼子的联合海军联队,发生正面的冲突。

不过!

随着时间的发展,灯塔帝国战争机器全面开动之后。

其爆兵速度!

简直是堪称可怕!

要知道42年的上半年,对灯塔帝国海军来是黑暗的:太平洋上航母损失惨重,大西洋上日耳曼帝国U型潜艇的“快乐时光”让盟国商船损失急剧上升。

在这种情况下,灯塔帝国火力全开,紧急补充航母弥补在珊瑚海、中途岛战役中损失的“列克星敦”、“约克城”等航母。

同时,为了应对大西洋潜艇危机,灯塔帝国也在疯狂建造反潜驱逐舰和护航航母,以保护至关重要的跨大西洋运输线。

大型舰艇(如埃塞克斯级航母)的设计定型并开始批量铺设龙骨。

像埃塞克斯级舰队航母*的首舰“埃塞克斯”号,便于42年7月31日下水。

同年还有另外3艘(“约克城”II世、“勇猛”、“列克星敦”II世)下水。

等到43年,这些航母开始形成战斗力。

同时,灯塔帝国为快速获得航母,将9艘“克利夫兰”级巡洋舰的船体改建为轻型航母。

这种轻型航母的建造周期极短。

而灯塔帝国的护航航母开始大量交付,如“射手”级和“复仇者”级。

整个42年,灯塔国生产了超过700艘自由轮和胜利轮,彻底扭转了盟国商船吨位“入不敷出”的困境。

而且“弗莱彻”级驱逐舰也开始大规模交付,光是42年有超过50艘服役,它们成为太平洋舰队的新锐力量。

舰队型潜艇(如“鲨鱼”级)的批量服役,逐步收紧鬼子海上交通线的绞索。

等到43年,灯塔帝国的造船业的产能达到了顶峰,新舰艇如下饺子般涌入海洋。

像埃塞克斯级舰队航母,43年是它们集体服役的元年。

全年有8艘埃塞克斯级航母加入舰队,包括“埃塞克斯”、“约克城”、“列克星敦”、“邦克山”等著名舰艇。

这些航母迅速组成了强大的快速航母特混舰队。

新型的“卡萨布兰卡”级护航航母开始量产,其建造速度达到了匪夷所思的程度。

全年有超过50艘护航航母交付使用,它们在大西洋反潜和太平洋两栖支援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其他主要作战舰艇,新型的“衣阿华”级战列舰开始服役,首舰“衣阿华”号(BB-61)于43年2月交付。

“弗莱彻”级的建造继续高速进行,同时更先进的“艾伦·M·萨姆纳”级也开始铺设龙骨。

同时,大量“克利夫兰”级轻巡洋舰服役,为航母提供防空屏护。

正是这种军舰下饺子的做法,令灯塔帝国海军在短短一年多的情况下。

不仅恢复了元气!

而且实力更胜当年!

要知道,在二战结束时,灯塔帝国海军的总吨位达到了约1300万吨,占当时世界海军总吨位的约70%!

这意味着,世界上其他所有国家的海军加起来,也不及灯塔帝国一家强大。

其航空母舰超过100艘(包括舰队航母、轻型航母和护航航母)。

其中主力舰队航母(如埃塞克斯级)就有20多艘,而当时全世界其他国家的航母加起来也寥寥无几,且多数老旧或受损。

战列舰:23艘。

其中包括世界上最先进、最快速的“衣阿华”级战列舰。

巡洋舰:超过70艘。

驱逐舰:超过500艘。

潜艇:超过200艘。

两栖舰艇:数千艘,拥有全球独一无二的跨海投送能力。

此时的,在看到灯塔帝国海军以碾压态势出现在太平洋上时。

鬼子天蝗后悔了,后悔在之前就孤注一掷的去招惹灯塔帝国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