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三章 与钢铁慈父的会面,苏长青围歼日耳曼陆军的野心(3 / 3)

加入书签

有力。

斯达林格勒保卫战,将在这一次歼灭战中取得大胜。

“司令,难怪你提到长平之战。”

“这还真是太像了!”

苏长青点了点头,“战争,说到底!”

“殊途同归!”

“长平之战中,秦军以佯败诱敌,使赵军主力在赵括的率领下倾巢出击,深入秦军预设阵地,形成了前线的僵持。”

“北极熊国军队坚守斯大林格勒废墟,将日耳曼帝国陆军精锐的第6集团军牢牢吸引在残酷的城市巷战中,使其无法机动,成为“战术上的胜利,战略上的陷阱”。”

“在长平之战中秦军秘密调动一支奇兵,据《史记》载为二万五千骑)绕至赵军背后,切断其粮道与归路,同时主力部队从两翼展开,完成了对赵军的彻底包围。”

“同时,北极熊国军队也可以秘密集结重兵,选择日耳曼帝国战线上最薄弱的罗尼和意呆利部队防守的侧翼作为突破口,发动强大的钳形攻势,在短短数日内迅速合围斯达林格勒城下的日耳曼帝国陆军。”

“两者都不以满足于击退敌军为目标,而是追求彻底的、毁灭性的歼灭。”

“无论是白起还是这个计划,其目的都是“关门打狗”,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从而根本性地扭转战略态势。”

“朱可夫之所以高度赞同我的计划,无非是他也是这么想的。”

“而包围的核心目的都是切断敌人的后勤补给(粮草

弹药燃油)。”

“只要被围困的日耳曼帝国军队,像被围的赵军一样因补给断绝而陷入饥饿和绝望,最终丧失了战斗力。这就奠定了战争胜利的基础。”

“请君入瓮,瓮中捉鳖!”

“战争从来都不是简单的正面决战,而是通过巧妙的欺骗、耐心的僵持和致命的侧翼一击,将强大的敌军主力引入绝境,最终实现战略性的大歼灭。”

“其实!”

“时代在变,武器在变。”

“但战争的内核从来没有变过。”

说到这里,苏长青亲哼了一声。

“这些列强打来打去的战争计划,策略!”

“早在几千年前,就被我们的老祖宗!”

“给用遍了!”

“有文字记载,有历史文献流传的国度。”

“其强大的文化底蕴便奠定了,这个国家和民族即便是短暂落后!”

“也会迅速回到历史原有的位置上。”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