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二章 斯大林格勒版长平之战,苏长青要打大歼灭战(1 / 3)
“振东!”
“跟我去北极熊国的最高统帅部!”
“日耳曼帝国突然出现的兵力异常调动。”
“必然是出了大问题!”
“曼施坦因是只狡猾至极的狐狸,他绝对不可能做出这些调整!”
“我分析过曼施坦因这个家伙的所有资料,他是个冒险主义的普鲁士贵族军人!”
“虽然在很多时候,都极具冒险主义精神。”
“但在没有明确寻找到敌人的弱点之前,他又会化身为一个保守主义者。”
“从眼下这些异常的兵力调动来看!”
“极有可能是有人接手了曼施坦因的指挥权,对日耳曼帝国陆军进行了异常的调度。”
“属于我们的机会到了!”
苏长青极为惊喜的说道。
“可是司令!”
“或许,这不过是日耳曼人的疑兵之计。”
“我们并不能仅仅从这些情报,判断出日耳曼人临阵换将。”
“司令!”
“日耳曼人虽然迟迟无法拿下斯达林格勒,但临阵换将始终是大忌。”
“况且纵观整个日耳曼帝国,能够取代曼施坦因指挥全军之人。”
“资历!”
“可能大有人在,但是论及指挥能力!”
“怕是没几个能比得上曼施坦因吧!”
刘参谋长看向苏长青,有些疑惑的问道。
“当然!”
“纵观整个日耳曼帝国陆军,虽然将星璀璨。”
“但论及能力!”
“能比得上曼施坦因这样天纵之才的,确实是很难找出来。”
苏长青点了点头,对刘参谋长的这番话表示认可。
作为日耳曼帝国公认的三大名将之首。
别说是日耳曼帝国。
放眼整个世界,能够找出压过曼施坦因这种超一流名将的,怕是都很难找出来。
毕竟世界名将之间交手的记录,寥寥无几。
而朱可夫!
这个北极熊国公认的第一名将,即便是在兵力远超曼施坦因的情况下。
也没有在曼施坦因的手上,占到什么大便宜。
哈尔科夫反击战中:北极熊国军队在收复哈尔科夫后战线过长、补给困难。
曼施坦因果断集中兵力,利用北极熊国军队的弱点发动反攻,以10万兵力击溃约50万北极熊国军队,先后收复哈尔科夫和别尔哥罗德,稳定了日耳曼帝国陆军南方战线。
此役是曼施坦因的杰作。
库尔斯克战役。
曼施坦因主张尽早发动进攻,但因日耳曼陆军准备延误,北极熊军队在朱可夫主导下构筑了严密的多层防御体系。
日耳曼帝国军队的进攻受挫后,北极熊国军队发起反攻,日耳曼帝国军队军被迫撤退。
此役朱可夫的防御和反攻策略成功,曼施坦因未能实现突破。
第聂伯河战役/卡梅涅茨-波杜尔斯基口袋战役,这也是双方最后一次也是唯一一次直接正面对决的战役。
朱可夫指挥乌兰第1、第2方面军,意图围歼曼施坦因麾下胡贝指挥的德国第1装甲集团军(约20万人)。
朱可夫判断日耳曼帝国陆军会向南突围,将主力部署在西南方向。
曼施坦因却命令日耳曼帝国陆军丢弃重装备,从崎岖的西北山地突围。
日耳曼帝国陆军虽损失几乎全部重装备,但大部分人员成功突围。
此役北极熊国陆军战略目标未达成,日耳曼帝国陆军突围成功。
几次交手!
曼施坦因或是取得胜利,或是因为一些原因而无法顺利展开计划。
最终失败!
其在对抗之中,并不逊色。
甚至要略胜朱可夫一筹。
所以,即便是要找人取代曼施坦因。
也很难找出比曼施坦因更为出色的对象。
只是!
刘参谋长是个军事上的天才,但在政治上就没有这么敏锐了。
“日耳曼帝国元首这个人,拥有极其出色的演讲才华。”
“一个靠演讲,坐上日耳曼帝国元首位置之人。”
“其内心的自信,可想而知。”
“在政治上的纵横捭阖,将欧洲列强玩弄于股掌之间。”
“在军事上的频频胜利,甚至连传统列强高卢帝国和大不列颠帝国都不是对手。”
“如果你处于日耳曼帝国元首的位置上,你会觉得是自己麾下的将军指挥能力强悍,才赢得眼下的一系列战争胜利。”
“还是自己拥有天才般的指挥能力,主导了一切的发生?”
苏长青笑了笑,继续说道,“斯达林格勒之战万分重要!”
“眼见曼施坦因迟迟无法拿下斯达林格勒,身为上位者。”
“必然坐不住!”
“而曼施坦因都无法拿下斯达林格勒,对于日耳曼帝国的元首而言。”
“或许!”
“只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