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亲力亲为,软磨硬泡(1 / 2)

加入书签

离婚之后,前夫和前妻在法律上便不再是亲属关系,于是纪景安理所当然地,被排除在了姜南橘的亲属之外。

没有亲属,姜南橘的病危通知书自然也就无人签字,医生只能暂时放在她病床旁边的床头柜上,每天一张,渐渐堆了薄薄的一层,她依然昏迷,没有丝毫要醒过来的迹象。

纪景安直到这时才真正意识到,原来姜南橘竟然连个法律意义上的亲属都没有,一个都没有,所谓孤身一人,她孤得可以说很彻底了。

主治医生没有办法,只能跟纪景安交代病情,还不忘反复确认,他是否真的可以作为全权委托代理人,替姜南橘做一切决定,包括器官捐献,还有在必要的时候,为了减轻病人的痛苦,而放弃抢救。

纪景安是医生,跟患者家属沟通谈话,是他日常工作的一部分,从手术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意外,到术后可能有的并发症,他每次都能条分缕析地讲个明明白白,无视吓得脸色苍白的家属。

而如今,身份调转,他作为家属,姜南橘的主治医生在说出,她可能永远都醒不过来的时候,纪景安却只想捂住耳朵,不想听到哪怕一个关于姜南橘的,不好的字眼。

一个人忙不过来,纪景安请了护工,不过仍是不放心,跟领导说好提前休年假,每天守在病房,一心一意地全职照顾姜南橘。

诸如给姜南橘擦洗身体,按摩防止肌肉萎缩之类的事情,完全可以交给护工去做,纪景安却一定要坚持亲力亲为,怕护工下手不知轻重,弄疼了姜南橘,哪怕她可能暂时并感觉不到疼痛。

两个人是夫妻的时候,纪景安从未为姜南橘做过这样的事情,本以为会很生疏,没想到他做起这些来轻车熟路,仿佛他们并没有离婚,而是多年来感情深厚的恩爱夫妻。

临近中午,徐曼秋拎着饭到病房的时候,纪景安正打了一盆温水,帮姜南橘擦脸,又用湿润的棉签,细细地在她的嘴唇上涂抹了一润唇膏。

最后纪景安把她的头发梳顺,怕发丝会黏在脸上脖子上不舒服,特意编成了两股麻花辫,这是护工教给他的手艺,他只编了两三次,就已经十分熟练。

徐曼秋有些微微诧异,她家一向粗枝大叶的儿子,照顾起人来竟也能这样细致,但因为被照顾的人是姜南橘,他的前妻,徐女士又忍不住想数落他。

“不是说没有感情,过不下去,所以就离婚了吗,那你现在这又是在做什么,出于愧疚心理的补偿,还是单纯见她可怜,所以进行人道主义援助?”

纪景安手上的动作有条不紊,一刻没停,头也不抬地回答:“我就是想照顾她,没什么特别的理由,只是愿意这样做而已。”

纪景安目不斜视的架势,完全是把担心得几夜都没睡好的,他的亲妈徐女士当成了空气。

徐曼秋不满地小声嘟囔,“是,千金难买你愿意。你多厉害啊,说离婚就离婚,招呼都不打一个的,是你吧,现在要死要活在这儿装深情的,也是你吧,早干嘛去了。”

说归说,看到纪景安憔悴的样子,徐曼秋还是忍不住心疼儿子,把饭菜在桌子上摆好,“我给你带了饭,赶紧滚过来吃点,别到时候小橘还没好起来,你倒先病倒了。”

纪景安这几天待在医院,作息混乱,通常整夜守在姜南橘床前不敢离开,白天主班医护和护工都在的时候,才敢窝在陪护的小**略微打个盹。

睡觉如此,吃饭更是将就,一日三餐,能静下心来,坐在那里正经吃上一顿,就已经十分难得,大多数时候总是匆匆扒两口,就又去姜南橘身边守着。

徐曼秋特意做了儿子最爱吃的红烧肉和虾仁玉米,纪景安也不客气,端起米饭二话不说就开吃,消瘦的脸颊被满口的饭撑得鼓鼓的。

徐曼秋想安慰他,却又不知从何说起,要论专业医学知识她肯定比不过纪景安,只好没头没脑地扯了一句玄学,“你也不用太担心,小橘是个好孩子,老天爷会保佑她好起来的。”

“当然会好起来。”纪景安往嘴里塞了一块红烧肉,含混不清地说,“谁不知道,她这个人心最软了,就算她打定主意不想再醒过来,也肯定抗不过我这日复一日的软磨硬泡。”

徐曼秋轻轻叹了口气,只觉得她家小兔崽子变了,至于哪里变了,变了多少,一时间又说不出来。

徐曼秋走后,姚筱婧又趁午休的时候,抽空过来看姜南橘。姜南橘还是老样子,双目轻闭,表情放松,仿佛正在安睡,脸色似乎比前几天红润了一些。

姚筱婧和纪景安相对而坐,实在无话可说,她迟疑了半晌,才终于鼓起勇气踢了踢他的脚,“师兄,要不我替你在这儿守着,你下去看看?”

纪景安被她这句没头没脑的话,说得莫名其妙,“看什么?”

“跟我还装什么傻?”姚筱婧撇撇嘴,“宋暮歌啊,从昨天晚上到现在,洗了三次胃,人已经清醒过来了,就是精神状态不怎么样,一直吵着要见你,还出现了自残行为,我只能给她打了针镇定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