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驱强掳,振华夏(1 / 2)
“只是,住的肯定不是什么洋房,吃的也不是什么山珍海味,我们呀,顶多供老人们有个温饱,不被风雪冷到,不被饥肠辘辘。”
此话一出,所有人都震惊了!
尤其是那些上了年月的老人们,方才他们还在羡慕那些年轻人有工可做,可以有一口饭吃,恨自己早生了几十年。
如今那些年轻人们却是一个个满脸艳羡的瞧着他们。
不用干活,还管吃住,世上去哪儿找这种好事去?!
本来以为自己岁数大了,就成了累赘的老人们一个个激动的老泪纵横,步履蹒跚的走上前,宋会长本以为他们会说几句感谢的话,却没想到,那些老人们,竟然都颤颤巍巍的给他跪下了。
宋会长顿时大惊失色,冲进人群里,和周遭的百姓们,将这些老无所依的老人们搀起来。
“老人家们,你们别激动,这都是我们该做的,军人们在前线为我们浴血奋战,我们这些商人不能去前线支援他们,只能用些银钱,为他们将咱们华夏土地上的家人、同胞们照料好,让他们无后顾之忧。”
说到激动处,宋会长一个大老爷们还红了眼眶,满是感慨的与众人说:“等到大帅打了胜仗,彻底的将日寇和列强们从咱们华夏的土地上驱逐出去,让他们回过头来好好看看,看看咱们商人也是有骨气的!”
“好!说得好!”
群情振奋的百姓们激动的连声叫好,等到将侵犯华夏领土的鬼子们全都赶出华夏的土地,他们就再也不用担心炮火的袭击,可以带着妻儿回乡下好好地种地,过属于他们自己的小日子。
但愿他们都能活到那一天。
宋会长老怀欣慰的摆摆手,腆着脸补了一句:“到时候,你们可不能再骂我们是奸商了啊!”
快要被宋会长感动哭的百姓们,顿时都哄笑了起来。
许观山一句话也插不上,还是林若绾颇有感触的接了一句:“宋会长说的是,列强被打跑了,咱们老百姓自己当家做主了,可不得攒些银钱,也当当老板么?骂一句奸商,可就把自己也给骂进去了呀!”
此话一出,众人也都跟着笑。
宋会长满意的冲林若绾点点头,不管这些人将来自己能不能当上老板,许家太太这个大饼都画得不错,百姓们也都因为林若绾的激励,被激发了前所未有的斗志。
临走前,宋会长拍了拍许观山的肩膀,毫不吝啬的夸赞他道:“许老弟,家有贤妻,未来前途不可限量啊!”
许观山尴尬的笑了笑,礼数周全的将宋会长送上了车。
等他再回过头来,想要好好地说教林若绾,质问她为何这么败家时,林若绾早就不见人影了。
慕容尧很想去前院凑热闹,被林若绾与许砚浓禁止后,就乖巧的在花园里种花,那个花圃的旁边,还有一方小小的墓碑,是他后来问了许砚浓小兔子埋的方位,特意为小兔立的碑。
他在花园浇水、施肥,许砚浓就百无聊赖的捧着书坐在窗前看着他。
看的双眼都有些疲劳时,她远远的瞧见林若绾和姜嬷嬷回来了,身后还跟着一个孩子,那孩子走路的姿势远远看上去有些怪异,像是有些跛。
她直觉这孩子有些眼熟,可还没走到近前,姜嬷嬷就带着那个孩子去了偏房,许砚浓记得,那片房屋,都是给下人住的。
“二姨母!你回来啦?”
许砚浓疑惑道:“母亲为什么带回来一个小孩儿?”
林若绾轻笑道:“还不是为了你们这俩小家伙。”
两个孩子,一个爱闹,一个爱静,闹腾的慕容尧偏要缠着爱静的许砚浓玩耍,被逼的痛不欲生的许砚浓,几乎每天都挂着一张苦瓜脸。
“哪里有小孩?哪里呢?我怎么没瞧见?”
林若绾捏捏他蹭了泥的小脏脸,“先让姜嬷嬷带他去洗洗,等到晚饭时,你就能瞧见了,到时候你就有了新的小伙伴,可不能再不依不饶的缠着砚浓了。”
慕容尧本来还很开心,听到这句话立刻不高兴了:“二姨母,你胡说什么呢!”
怼了林若绾一句,他猛地跳起来,跑到许砚浓身边,亲亲热热的揽住了她的肩,“砚浓可是要做我一辈子小伙伴的!”
许砚浓呵呵道:“嗯,老了还要做老伙伴呢!”
‘噗——’林若绾被这俩活宝逗得一阵闷笑,姜嬷嬷也跟着笑:“那不知道姜嬷嬷能不能做表少爷的老伙伴啊?”
慕容尧冷着一张小脸儿,一本正经的回答说:“你不行。”
三个字,又惹得林若绾与姜嬷嬷一阵大笑。
好家伙,做他的小伙伴,还成了什么荣耀不成,这个不行,那个不许的。
许砚浓哭笑不得连忙将慕容尧给拖走,她生怕这家伙一会儿搂不住,再一本正经的对他二姨母说一句:“你不配。”
那他们俩可就真将这个院子里的人给得罪光了,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