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1章 光影长城(3 / 4)

加入书签

金融的创新模式,符合国家产业升级方向!”

9月20日,王莽赴京参会,在会上提出“文化基建”概念,获得与会专家一致认可!

发改委领导当场表示:“支持飞天集团参与国家级文化项目建设,提供政策配套支持!”

这次会议为第八章的280亿低息贷款奠定基础,王莽成功将企业战略与国家政策相结合!

10月1日,《龙腾燕京》纪录片在国际节获奖,荣获“最佳纪录片”和“最佳摄影”两项大奖!

阮梅代表TVB领奖,发表感言时特别感谢飞天集团的技术支持!

获奖后纪录片二次发行,又带来5.2亿港元额外收入,全部投入新技术研发!

王莽宣布启动“光影计划”,研发下一代数字影院管理系统,预算投入20亿港元!

整个2008年下半年,飞天集团凭借《龙腾燕京》纪录片的成功,实现品牌价值与经济效益双丰收!

截至12月31日,集团总资产突破2000亿港元,年度盈利增长230%,创造商业奇迹!

第七章以纪录片制作为明线,以情报收集和资金运作为暗线,展现王莽如何把握奥运契机!

既提升企业形象,又获取实际利益,为后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所有任务顺利完成,没有任何波折,一切按照计划完美执行!

2008年10月的香江依然笼罩在金融危机的阴影之下,但来自内地的政策春风已经开始吹拂这片土地!

国务院出台的四万亿经济刺激计划像一剂强心针注入市场,王莽敏锐地捕捉到这个历史性机遇,立即召集飞天集团高层召开紧急战略会议!

会议在梅花大厦顶层会议室举行,巨大的落地窗外是维多利亚港的壮丽景色,但与会者的注意力完全集中在王莽身上!

“国家四万亿计划重点投向基础设施建设,我们要把长三角影视链包装成文化基建项目,争取政策资金支持!”王莽开门见山下达指令!

阮梅立即吩咐TVB团队制作项目方案:“重点突出项目对就业的带动作用,预计可创造12万个工作岗位,特别是大学生就业岗位!”

天养七子则负责财务模型构建:“项目总投资预算500亿港元,自筹资金220亿,申请低息贷款280亿,还款周期15年,利率按基准利率下浮10%!”

三天后,一份厚达300页的《长三角影视产业链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可行性报告》制作完成,王莽亲自带队赴京洽谈!

在国家发改委会议室,王莽向相关负责人详细汇报项目规划:“项目包括影视制作基地、数字影院建设、文化创意产业园三大板块,完全符合国家文化产业振兴规划!”

副主任张工程师询问:“项目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具体带动作用?”

王莽展示预测数据:“建成后年产值可达200亿人民币,带动相关产业增收500亿,每年贡献税收30亿!”

调研团队随后实地考察长三角项目选址,飞天集团早已做好充分准备,工地现场井然有序,规划展示馆气势恢宏!

考察结束后,发改委召开专家评审会,一致认为项目符合国家政策导向,具有显着的社会经济效益!

10月15日,飞天集团正式获得国家开发银行280亿低息贷款批复,年利率4.86%,期限15年,前三年只还息不还本!

消息传回香江,TVB股价单日上涨9.7%,飞天集团旗下上市公司市值单日增加82亿港元!

王莽立即部署资金使用计划:“120亿用于影视基地建设,80亿投入数字影院扩张,50亿建设创意产业园,30亿作为流动资金!”

配合国家“扩大内需十项措施”,飞天院线启动全国扩张计划,首批127家影院选址覆盖31个省会城市和经济发达地级市!

阮梅指挥TVB制作专题报道《文化基建助力经济复苏》,在黄金时段播出,获得广泛好评!

节目详细介绍飞天集团如何响应国家政策,创造就业机会,促进文化产业发展,树立了企业公民的良好形象!

与此同时,天养七子在贷款文件附录中隐藏了无人机研发预算,表面是用于影视拍摄设备采购,实际为第七卷的军工合作埋下伏笔!

10月20日,王莽在香江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飞天集团与内地12所高校签订人才培养协议,计划每年培养5000名影视技术人才!

这项举措进一步强化了项目的文化基建属性,获得教育部和文化部的高度认可!

10月下旬,首笔贷款资金80亿港元到账,王莽立即指示支付工程款项,长三角影视基地建设全面提速!

施工团队三班倒作业,基地主体结构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拔地而起,提前三个月完成年度建设目标!

11月初,国务院督查组视察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