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5章 本初,我果然没有看错你(1 / 2)
五日后,
始皇帝三十七年,十二月廿三,
下邳城中,众将齐聚一堂。
“诸位,盛饮!”林跃举杯笑道。
众将闻言纷纷举杯,一饮而尽。
放下酒盏后,林跃笑着说:“此番辛苦诸位了,不过好在结果是好的,待诸位所俘获的俘虏清点妥当、三军将士们休整完成后,我等便可以回京。”
众将闻言纷纷露出笑意,此番大战虽然仅仅只有不到三个月,但先后几批骤然起兵的贼军,着实也是让他们焦头烂额、甚至是心力憔悴,如今能够回京接受封赏,自然是欣喜万分。
林跃又斟了一盏酒,左手提壶,右手手持酒盏,笑着来到程昱面前,
“仲德先生,此番多亏了你,我东路大军方才能转危为安,我敬您一杯。”
程昱连忙起身,举杯应道:“主公,此皆属下份内之举。”
说罢,二人碰杯,一饮而尽。
林跃又将酒盏斟满,来到李嗣业的面前。
前段时间他接到了东路魏忠贤的战报,上面说在贼军集结,东路危及之时,程昱亲临阵前,使用了类似于“振奋人心”一类的“文臣技”,使得大军士气为之一振,止住了东海郡守军的颓势。
其后李嗣业手持陌刀,率玄武营的虎贲与贼军鏖战两个时辰,方才反败为胜,才有资本与贼军大军僵持,没有被一击而破。
想到此处,林跃举起酒盏对着李嗣业说:“嗣业,我敬你,你没有让我失望!”
李嗣业闻言也是双手举杯说:“主公,嗣业无能,没能及时赶赴下邳,致使主公身陷险境。”
“一切都恰到好处,再者说你做的已经很好了。”林跃笑着与李嗣业撞了下酒盏,随即一饮而尽。
李嗣业见状也不再多言,宽大的手掌将酒水顺到口中,喉咙似乎都没有滚动,酒水便滚入肚中。
林跃接着走到魏忠贤的面前,笑着说:“忠贤,我干了,你就别喝了,接下来你有的忙了。”
“多谢侯爷体谅。”魏忠贤笑了笑,如今各路大军都在向下邳赶来,同时一同带来的不止是缴获的俘虏、辎重,还有数不清的战利品,这些都需要他来清点。
但他还是举起酒盏笑道:“我大秦大胜,今日奴婢心中也是万分欢喜,奴婢只饮一杯,不会碍事的。”
“砰。”
林跃再度一饮而尽。
他再度倒了一盏,随后来到已然起身举杯的袁绍面前。
袁绍此番率北路的仆从军,可谓是危机重重,据汪直来报,初入东海郡时,他们一路向着下邳赶来,却不料正落入了贼军的包围之中。
更何况贼人采取围而不攻之策,致使他们麾下的仆从军士气愈渐低迷。
而就在此时,袁绍手持大戟,冒着贼军的箭雨亲自率军前冲,率军大破贼军先锋,冲出重围,又率军转战三处,方才与程昱、李嗣业的东路军合兵一处,期间袁绍始终列于阵前,不曾后撤半步,这才稳住了仆从军的士气与军心。
他颇为感慨的说:“顺境非真境,逆境识英雄,本初,我果然没有看错你。”
袁绍闻言脸色一滞,随即便是大喜。
毕竟林跃刚刚的十字言语,在这种场合下说出来可不只是酒席间的玩笑话,以林跃如今的身份地位,完全可以是评语了!
在这个时代,评论对一个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大秦能够变法成功,其中一部分原因便是商鞅在变法之始,便立木取信,让大秦百姓都知道大秦官府是诚信的,是讲信用的,如此才能顺利的推进变法。
而在这个时代,一诺千金、尾生抱柱、退避三舍这些流传千古的事迹,仍是主流。
今日林跃说出这十字,不用他刻意宣传,便会传遍大秦军中。
今后无论是军伍,还是朝堂,在大秦陷入逆境之时,都会率先想起这句话,也会率先想起他袁绍!
袁绍想到此处正色回道:“为大秦效死,乃末将之职责!”
林跃默默点头,心想这袁绍先前在南征岭南之时便是顺风似是划水般不显,但一遇挫折,秦军仰攻之时久攻不下之时,袁绍便显英雄本色,持戟亲率白虎营虎贲仰攻,使敌军丧胆,如今在东海郡也同样如此。
而历史上的袁绍,在逆境之时能直面“恶龙”董卓,拔剑说出“吾剑也未尝不利”这番话。在对战拥有白马义从的公孙瓒,天时地利人和皆处劣势之时,仍能够在阵前凝聚士气,凭借八百先登反败为胜,大破公孙瓒!
但却在坐拥四州之地后,优柔寡断、昏招频出。
这也让林跃脱口而出刚刚的感慨,看来今后还是要将苦战、恶战交给袁绍,令他没有太多可以选择的机会便能大胜。
随后林跃与袁绍碰杯,笑着说:“本初,我果然没有看错你,干!”
“砰!”
袁绍闻言心中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