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八章 永悦的身世(1 / 2)

加入书签

萧景辰揉了揉她的头,“那就别多想了。到时候你生的孩子,你想怎么养就怎么样。太后即便看不惯,也就是啰嗦几句,你听听就罢了。心放宽些,总归没错。”

话是这般说,可是苏菡作为一个母亲,哪里能放下心来。未来的事情,且不去想。她的脑海里总是不住地浮现出在太后那里看见永悦的场景。那孩子明明是欣喜,恨不能立刻扑进母亲的怀里,却又彷佛有什么顾虑,杵在那里不敢妄动。

永悦心里到底在顾虑什么?

还有太后的反应也很微妙。苏菡不由得想起那会儿,自己想伸手拉孩子,太后却急忙把孩子给拽走。虽然是用了孕妇不宜抱孩子为由,可是未免也有点小题大做了吧?

脑海里一直记挂着这些事情,苏菡一夜辗转难免。早上萧景辰起床的时候还说:“若是因为永悦不在身边,都影响到你的夜间休息,朕等下便派人去慈宁宫把永悦给接回来。”

苏菡道:“你去上朝吧,这事你先不要管。我心中有惑,自己会去解开。”

等到萧景辰走后,苏菡便喊来了朵儿和花儿。

苏菡当了皇后之后,朵儿和花儿的地位也是水涨船高,宫里等级极高的女官。

“去慈宁宫查查看,太后为什么会突然要把永悦接过去。”

作为儿媳,苏菡确实不好直接撕破脸和太后对着干。毕竟太后是萧景辰的亲娘,是这个宫里地位遵崇的太后。

可是作为母亲,苏菡又不能无视永悦当时那幽怨的明显不愿意,却又不知为何非要口是心非地说她愿意陪伴奶奶。

朵儿和花儿办事效率极快,不过半天的时间,便把事情搞清楚了。回宫向苏菡禀报的时候,朵儿的脸上还带着几分愤愤不平。

说起来还是和苏菡怀孕有关系。

苏菡怀孕,太后固然高兴。可她盼孙心切,听闻城外如意观求子灵验,还特意微服去了如意观。

那如意观的观主颇有些本事,据说十分擅长相面卜卦之术,十分得太后赏识,还将他请到慈宁宫里看过风水。

那观主到了宫里,见到了永悦。当时太后心血**,让他给永悦看看相。

谁知那观主看过永悦的八字后,说永悦和皇后八字相冲。还说,皇后多年不孕,就是因为有这个女儿在前方挡着,皇嗣不敢靠近。好在皇帝陛下福源深厚,罩住了皇后,才能种下龙种。

太后听到这些,心头稍稍宽松了下,“皇帝能登基为帝,自然是福源深厚之人。也幸好皇后怀上了,皇帝后继有人了。”

观主却微微一笑:“皇嗣虽然是在肚里,可就怕龙不来而凤来!”

太后脸色一变:“道长何意?莫非你的意思是说,皇后怀的……不是皇子?”

观主道:“妨碍尤在,纵然皇帝陛下福源深厚,奈何陛下公务繁忙不能时时刻刻守在皇后娘娘身边。反之,听闻公主殿下倒是日日与皇后形影不离。”

太后本就十分在意苏菡肚子里的皇嗣,对那观主的话更是深信不疑,一心认为永悦再留在苏菡身边,肯定会挤走皇子,而让苏菡生个公主。

在她看来,苏菡五年才好不容易怀上个孩子。下一胎还能不能在怀上都是个问题,这一胎务必得是个儿子。否则萧景辰不还是后继无人?

所以,本着为皇帝皇后和皇似好的原则,太后把永悦接到自己身边。

永悦恋母,头天晚上死活要回去,闹得不行。太后见她怎么都劝不住,再想到这孩子不是亲生的,受了萧景辰如此大的恩惠,到头来却还害得他差点没有后嗣。顿时就气上心来,一个巴掌就打了过去,冷冷地道了句:“总归是乡野之女,不可教也!”

永悦启蒙早,又酷爱看话本,自然懂得那句话并非什么好话,道:“奶奶,永悦那是皇室公主,非乡野之女!”

“皇室之女?”太后冷哼一声,冲口而出:“若不是当年皇帝可怜你父母双亡,收养你在身边,你怎会有今日之荣耀?”

永悦愣了一下,拔高了声音嚷叫了起来:“奶奶你胡说!我娘亲和爹爹都好好的呢,他们是大周国的皇帝、皇后!”

太后既然已经把话说破了,便干脆也不再隐瞒。在她看来,皇家对永悦有大恩大德,她应该懂得感恩,而不是妨碍皇后肚子真正的皇嗣。

“永悦,你其实并不是皇后和皇帝的亲生之女。你的生身父母乃是襄城治下,下湾村人。当年下湾村闹天花,你亲生父母都染病去世。皇帝和皇后在下湾抗疫救治村民,见你一出生便无父无母,十分可怜,便动了恻隐之心,将你收养。”

永悦睁着圆溜溜地大眼睛,一瞬不眨地看着太后。表情一片木然,呆愣了许久,才哇的一声哭出了声。

她哭着道:“我不信,不信!奶奶,你一定是在骗我的。奶奶,是不是永悦最近太调皮了,您为了吓唬我才故意这样说?奶奶,永悦保证以后一定乖乖听话,不再惹您生气了,您不要再说这样的话好不好?爹爹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