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九章 新太子(1 / 2)

加入书签

萧景辰静静地听着隆安帝的话,内心亦有波澜起伏。

他默默舒了口气,问道:“陛下,当年您因为一封伪造的书信,认定太子非亲生过太子的感受?即便一切都是真的,可太子何尝不是受害者?他不但要忍受着至爱父亲的质疑,还要惶恐妻儿会不会受到牵连?”

“住口!”有些话,隆安帝自己可以说,可是被人提起时,便如针扎入心,疼得他只想回避,只能大呼:“朕令你住口!”

可是萧景辰却依然在继续道:“但凡您当时多想想太子的感受,都不会酿成后面的悲剧!”

“住口!你耳朵聋了吗?信不信朕杀了你!”

萧景辰浑然无惧,咄咄相逼:“如今,陛下您又可曾想过我父亲也可能是冤枉的?父子之情能离间,手足之情自然也能如法炮制!你可曾想过?可愿想过!”

隆安帝哑然无语,良久之后,才呢喃着道:“他有皇后的书信,如不是他……他为何会有那些伪造的书信?”

萧景辰道:“因为我父亲,他发现了书信的问题,他想查清那个幕后凶手。他知道他的兄弟有这个心结,他想要为他解开。”

隆安帝道:“这些不过是你的猜测,并无实据。”

萧景辰嗤笑:“那陛下你是否也算是猜测?毕竟只有几封书信,证据未免薄弱了些。”

正如当初先皇后的书信呈到隆安帝的面前,其实那证据也十分薄弱,但是隆安帝却选择了相信。因为他本就是猜疑成性的人,风吹草动都会让他起疑。

“不论证据如何,如是您能多些宽容,少些猜疑,或许一切都会不同。至少我父亲,还能机会亲自到您面前解释。只是现在……”萧景辰笑了笑,眼眶中有晶莹的泪花闪动:“现在,都死了,都死了……”

隆安帝还是头一次因为这些事,被人如此**裸地问责。

尽管他一直在逃避,一直不愿意承人自己的问题,可是回归本质,他难辞其咎!

他颓废底坐在龙塌上,沉默着。

萧景辰就陪着他沉默。

良久之后,他才彷佛回过神来,收复了心绪,淡淡地问道:“辰儿,你真的不想要朕的皇位?”

萧景辰自嘲地笑着:“若是我说想,陛下真的愿意给?”

苏菡听到这里,只觉得这对叔侄俩当真是矛盾至极。

萧景辰恨隆安帝害死了襄王,而隆安帝则视萧景辰为仇人之子。明明彼此仇恨着,却又分明夹杂着复杂的感情。

萧景辰停止了讲述,情绪也被难以言喻的悲伤所缠绕。

苏菡忍不住问道:“那他是如何回答的?他先前说的那些话,到底是真心多一些,还是试探更多?”

萧景辰不屑地笑笑:“假意也好,真心也罢,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他明日就该要正式宣布太子人选。”

苏菡闻言吃了一惊:“明日?这么快?这次是认真的吗?不再是竖个靶子?”

萧景辰道:“用意如何,大约也只有他自己知道。谁又能真的猜透他心中所想呢?”

第二日,光明殿上,隆安帝正式宣布立安王世子萧景锐为太子。

安王世子乃是众位世子中,年纪最小的一位。立他为世子,其实出乎很多人的意料之外。

不同于其他世子到了京都后便为自己争位而竞相奔走,又或是到隆安帝面前各种讨好献殷勤。

萧景锐找得最多的是萧景辰,偶尔才会进宫见一见隆安帝。

他在朝中也不是没有党羽,但是能说得上话的太少了。和其他世子们完全不能相提不论。

即便隆安帝几次见萧景锐,对他的态度都不错,可依然没人想到太子的桂冠居然会真的落在萧景锐的头上。

别说他们朝臣了,便是连萧景锐自己都还震惊着呢。站在光明殿上接受册封的时候,明显还有点反应不过来。

不过他到底是王世子,多少是见过世面的,很快就镇定下来。跪拜谢恩接旨,然后转过身,面朝群臣接受群臣的见礼。

徐瑞下朝回到公国府的时候,还是一副愤愤不平的模样。当着萧景辰的面道:“那黄口小儿,凭什么能坐上太子之位?”

“黄口小儿?”萧景辰蹙眉道:“你是指景锐?他如今已经十五岁,不小了。”

徐瑞冷笑:“你是没看见他在朝堂上的模样,诚惶诚恐,哪有一丝储君的样子!真不知道皇帝凭什么要立他为太子,哪怕是前头的鲁王世子也比他强上许多!”

萧景辰问:“你不是想杀鲁王世子吗?怎么,现在又觉得他比景锐强了?”

徐瑞道:“我不是顺口那么一说吗?鲁王世子自然不成,可是萧景锐……萧景锐他年纪小,且还是一副天真无邪不谙世事的模样,哪是能坐稳帝位的人?他若真登基了,其他的藩王能服?保不齐一个个的都要揭竿而起了!”

萧景辰道:“你真当景锐是普通人家的孩子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