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六章 黄雀在后(1 / 2)

加入书签

苏菡走出内廷监的时候,看到了一个鬼鬼祟祟的人影一闪而过。

那个人……没有看错的好,应该是隆安帝的贴身太监。

他怎会出现在此在这里?

出了皇宫,就看到萧景辰坐在马车里,半个身子探出车窗外左顾右盼。看到苏菡出来了,顿时一喜,跳下了马车,几步就跑到苏菡的跟前。先给她披上了狐裘披风,然后又握住她的手不住地搓着:“这么冷,怎么也不多穿些衣裳,瞧你的手多冰!”

他这样说着苏菡,可是他自己因为一直坐在敞着车窗的马车里等着,手上也不比苏菡的手热多少。

两人互相搀扶着上了马车,苏菡赶紧掩好了车门,扭过头嗔怪道:“冬夜寒冷,你何必跑出来等我?家里不好吗?被窝里不暖吗?凭白要来吹风受罪!”

萧景辰将苏菡搂在怀里:“你不在家的家自然不好。没有你的被窝也十分不暖。”

苏菡盈盈一笑,轻轻掐了把萧景辰的胳膊:“油嘴滑舌的!”

“句句肺腑!”萧景辰用严肃的口气说着甜蜜的情话:“为夫现在衣食住行样样都要爱妻来奉养,当然要把爱妻照顾得好好的。”

苏菡被他逗得乐不可支,连方才从宫里带来的沉重感都消失了大半。

两人闲话了两句后,萧景辰问道:“李英死了?”

苏菡点头:“今夜还死不了,大约要熬到天亮。且还有的罪受!”

她把自己如何吓唬折腾李英的情况和萧景辰说了一遍,道:“还是你教我的那套说辞有用,果然把李英吓得不轻。吓唬人我还能虚张声势,但真要生刨了他,我倒还真是有些下不去手。”

萧景辰道:“李英那样的人,自己没少做刑讯逼供的事。也知道那刑讯会带来多大的痛苦。当有一日他成了阶下囚,面对刑法,特别是你又将过程全部描诉给他听的时候,他自然会胆寒心惊。你又明确告诉他,必死无疑,反正结局都死,自然是能少受点罪就少受点,也不怕他会作假。相反,若是有生的希望,他反而要编造些谎话来,谋得你的好感。”

“那么,父亲到底是怎么死的?”

萧景辰开始得知襄王自焚,还道襄王是为了示警,才用如此刚烈的手段。可是后来越想越不对。

寒林已经逃出来了,他肯定会设法传信出去。襄王没有必要拿命去博。

若王府的火不是襄王放的,是别人放的呢?一般放火多为掩盖真相,真相到底是什么?想来,也只有李英知道!

所以,萧景辰从苏菡那里得知李英患有痛风。没有按照苏菡一开始的意见,让李英饱受病痛折磨。而是迫不及待地想看他死,于是才有了后面这场局。

本来,萧景辰计划是在李英死前,自己设法潜入皇宫去见他一面,逼他说出襄王的真实情况。

意外的是,隆安帝居然大半夜把苏菡召来,让她去牢里见李英。

苏菡把李英说的事情又给萧景辰重复了一遍。萧景辰听到最后,手握成拳,恨的牙痒痒:“我就知道!此事必有蹊跷!父亲他英勇一生,忠君爱国。为大周立下了汗马功劳,可最后却落得如此下场!”

苏菡道:“还有件事,我一直觉得很奇怪。”

萧景辰问:“何事?”

苏菡道:“我出来的时候,在内廷监外看到了一个人影鬼鬼祟祟地闪走了,看身形很像小全子。”

“小全子?”萧景辰倒是还记得隆安帝身边有个贴身的小太监就叫小全子。

他道:“若是我未记错,小全子乃是贴身侍奉他的太监。一般这种太监地位不低,在宫里会安排单独的一处小院子给他居住。太监们居住的地方,离内廷监有些距离,他不大会顺路过来。既然会出现在那里,肯定是有目的的。”

说到这里,他忽然心念一闪:“莫非是那个人也在那里?所以小全子也会跟来?”

他口里的那个人,自然就是指隆安帝。自从襄王出事后,萧景辰就不再称呼他为“皇伯伯”了。

但是,隆安帝为什么会到内廷监?

苏菡猛然一惊,想到了一个可能:“他会不会是来听自己和李英最后的对话?”

苏菡现在已经是襄王的儿媳妇了,即便不是儿媳妇。以当初和她襄王的交情,也肯定不会放过李英。

萧景辰点了点头:“应该是了。他想听你们的谈话,又怕会传入旁人耳中,所以没让近身的太监跟着。小全子知道他是秘密来此,见到你出来,当然要避开,免得被你察觉。”

苏菡认真地回想了一遍和李英的所有对话,而后轻轻松了口气:“还好还好,我没有和他说太多。若是说了不该说的,被那人听了去,怕就要引祸上身了!”

她又道:“他一直咬定父亲是畏罪自杀,不敢入京觐见。如今让他亲耳听到李英的那些话,倒也好。就是不知道,他知道亲兄弟被自己和手下太监害得惨死,会作何反应?”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