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三章 天颜(1 / 2)

加入书签

苏菡也很喜欢这个襄王府,“看得出来,这里是花了很多心思的。比襄城的王府,更加精巧。”

萧景辰道:“这里有我全部的童年回忆,可惜如今我们只能偶尔回来小住。”

藩王权势滔天,若说有什么不足,大概就是不能在自小长大生活的地方久居吧。哪怕有这样一座奢华的王府,最终也只能空置。

好在人的适应性都不错,总会学会习惯。比如萧景辰已习惯襄城的风俗和生活。

来京都的第三天,皇帝就宣了萧景辰和苏菡觐见。

大周的皇宫位于整个京都的中心之地,依山而建,远远看去整个皇宫就半掩在一片苍翠之中。站在最底下的宫门,抬头仰望能看见一抹明黄的琉璃瓦,在日晖下熠熠生辉,好似仙宫,叫凡人难以企及。

苏菡少时入过皇宫两次,只是那时尚还年幼,记忆已经模糊。唯独皇宫的巍峨庄严,帝王气象不凡,令小小的她颇觉惶恐,在记忆中落下了几丝痕迹。

而印象最深的则是位于皇宫西面的那处太医院,那是父亲生前工作的地方,少时她总是缠着父亲来太医院玩耍。只是太医院和皇宫看起来是一片的,不过入口令辟,中间还隔着森严的守备,除非贵人宣召,否则轻易难入。

如今旧地重游,只觉得宫宇楼阁依然巍峨,只是威严的帝王气象却已不能叫她惶恐。只是想着父亲曾经行走过她脚下的每一处汉白玉石阶,心中不免戚戚。

而萧景辰对皇宫的一景一物都再熟悉不过,行走的步履也是十分轻快,一路之上还不忘指点苏菡觐见时所需注意的事项。

隆安帝在华安殿召见了他们。

华安殿是皇帝日常办公和接待官员的地方,属于比较正式的殿堂。在这里召见,也可算是表明了重视之意。

苏菡少时倒是见过隆安帝两面,早已淡忘了他的容颜。只觉得他眉眼和襄王有几分相似。

只不过襄王大约是因为经历过战争的洗礼,眉眼更凌厉一些。但实则襄王是个十分温和的人。

而此时帝王座的那个人,明明是个温和的长相,但是苏菡却不会忘记他内心的狠戾。

也不知是不是国事的操劳,另隆安帝整个人看起来苍老需多。那金色镶龙皇冠下的华发已经是稀梳、半百。眼角眉梢,亦被岁月刻下了道道沟壑。

实际上,他只比襄王大十岁,可看上去却好像差了整整一个辈分。

在苏菡和萧景辰跪下行礼后,隆安帝温和地道了句:“平身。”语气十分和善,很难让人想象这就是一句话可断然生死的帝王,反而会错觉他只是一位风烛残年的老人。

隆安帝先将慈爱的目光投向了萧景辰,“听说你去年冬天回襄城的时候负伤了?”

萧景辰爽朗地笑笑:“小伤而已,拖皇伯伯的福,侄儿已然无恙。皇伯伯龙体可好?听闻病倒了一次,侄儿担心不已这才不顾远途,特来探视。”

皇帝冷哼一声:“你心里头打得什么主意,莫以为朕不知道!想来京都,来便是了,何必拉着朕当幌子?”

萧景辰也不惧,依旧笑嘻嘻地道:“谁叫皇伯伯您是天底下最厉害的幌子?我父亲不许我出来,可若是抬了您出来,他就不敢多说了。”

“你这个混账!朕还当你是朕众多皇侄里最稳重的一位,如今看来依旧是个孩子心性!”

话中是训斥,可是语气里却是一片宠溺之意。

萧景辰道:“皇伯伯,您也别太过操劳。您手底下养了那么多官员不用,何必非要事事费心?倒不如将身体调养好,不比什么强?”

皇帝闻言,露出一个欣慰的笑容:“到底是朕宠爱的子侄,心里还知道惦记朕的身体。你且放心,朕一时半会还到不了!”

“皇伯伯!”

“皇后听闻你来了,一直念叨着要见你。你且先去探探她!”

“侄儿遵命。”

萧景辰行了告退礼,转身的时候悄悄地冲苏菡是个了眼色。

苏菡自然明白皇帝这是有意要把萧景辰支开,单独与自己说话,便静等问话。

在萧景辰离开之后,皇帝才又重新打量了一遍苏菡。

但见她虽然微垂着头,但是背脊挺得笔直,显出几分铮铮傲骨。身上的衣服配饰简洁却不失体面,气度颇有几分其父风采。

他不由得便想起了当年的苏茂之,叹息了一声,道:“你父亲当年似乎也是这样,每次面圣时,背脊笔挺。旁的官员见朕都一副诚惶诚恐,如履薄冰的模样。唯独他,总是云淡风轻,不卑不亢,颇有名士之风——不不,他本就是名士。每次替朕请平安脉,又会一改淡泊的模样,啰里吧嗦地说一堆,让朕如何如何注意身体。”

苏菡本来一直垂着头,听他突然提起父亲,忍不住抬起来头来,想看看那个当初一句话便要了父亲的命,毁了苏家的男人,在谈起父亲时可会有一丝丝的后悔。

可是当她一抬头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