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章 三方各寻探消息(1 / 2)

加入书签

林慎独有一句话提醒了她。

她之所以会有良回还活着的直觉,很大可能上是因为她发现了一些痕迹,但是她自己没有意识到的。而她有可能忽略了什么呢?

她一直在想这个问题。

关于这件凶杀案,她从头回想了好几遍,想着想着,中间还开了一个小差,梳理了一下贪污案的线索。

当时心境不同,如今情绪平稳下来,再看贪污案,谢池春也有了一些不同的看法。可惜的是,眼下不在京城,即便有了新的念头,也只能等之后回了京城再说了。

转了一会小差,后来还是将心思放在眼前的凶案上。想了半天也没想出什么东西,她准备再翻一遍卷宗,看看是否有她遗漏的。

没翻几页,刑三便到了。

刑三将在广灵寺发现的事,都一一同谢池春说了一遍。

“良清什么反应?”谢池春问。

“让人查的时候是避着寺里僧人的,我发现了血衣之后,就赶紧回来给姑娘报信了,良清那边还没问话,不过我也交代了,让人先别去惊动旁人。”说到这,刑三有些不好意思地抓了抓脑袋:“要是良清有什么不对劲,我也瞧不出来,我想着不如就还瞒着,等姑娘同公子过去了再说。”

谢池春闻言,看了刑三一眼,没有多说。

发生在广灵寺的事,即便捕快有心隐瞒,可是难保良清不会提前自个发现。到时候他能够有足够的时辰去想自己该如何面对,不管是她还是林慎独,在对方有了防备的情况下,未必就能获得最直观的态度。不过刑三的考虑也对,若是他没有注意到,给了错误的讯息,反而会让此案变得更加棘手。

除此之外,刑三带回来的消息,倒算是有些用处。

首先根据血迹找到了源头,如今距离主持遇害时日尚短,他们能够在那院子找到线索的可能性很大,除此之外,就是良清被牵扯进这桩凶案中。

其实,谢池春也想不明白,为什么主持沾了血的僧衣会出现在良清的屋子里头。良清收着这东西,目的为何?而良清,的确没有不在场证明,在主持遇害这件事中,他充当着什么样的人物。

谢池春沉默下来,正低着头沉思。

刑三不敢打扰,就在旁候着,等着谢池春吩咐。

各色各样的谜题夹杂着,仿佛一团已经混杂的线,而她要做的,就是从这团乱线中找出源头,将它慢慢扯开。脑海里的思绪正在高速寻转着,而就在猛然一刻……

谢池春突然站了起来:“刺青。”

“啊?”刑三有些茫然。

谢池春没有过多解释,立刻往外走,一边同刑三说道:“我们现在就去广灵寺。”

“可是这会已经不早了,若是这会过去,怕是今夜就回不来了。”刑三有些迟疑。

从县衙到广灵寺,一来一回有些距离,眼下已经近黄昏了,若是这会赶过去,谢池春再问几句话,再赶回来,怕也是遇上宵禁了。

可谢池春等不了。

一个晚上能够做的事情太多了,谁也说不好这其中会不会生出旁的曲折来。而且,她现在迫切地想要做些什么去验证自己的想法。

刑三劝不住她。

劝不住,那还能怎么办?只能跟着一道去了。不过刑三留了一个心眼,在出门之际,给衙门的捕快留了口信,让他们等林慎独回来了便同他说。

谢池春同刑三这边急急忙忙地赶去了广灵寺。

两人离开不久后,林慎独便就回来了。

他今日去的是王富玉的家中。

五个受害者中,王方氏的行迹要最好查一些。她身边一直有丫鬟伺候着,真正一个人独处的机会并不多。王方氏出事,是第二日府上下人在后院发现她的尸首,而要说到最后一个见到王方氏的,便就是她身边伺候的丫鬟嬷嬷了。是在前一夜的入夜时分,几人伺候着王方氏睡下,方才离开。

也就是说,王方氏当时很大可能是在王家出事的。王家家里头有不少小厮下人,王方氏想要避开这些眼目,偷偷跑到外面去不是一件易事,更加不要说凶手将人带走,再送到后山去了。所以,王方氏遇害的第一案发现场,很大可能还是在王家。

林慎独便是基于这一点,今儿个又去王家跑了一趟。

原先也转过一回,但是没有发现,今日又重新转了一圈,可惜的是,还是没有线索。其实,王方氏是吞金而死,不像其他凶案,就算案发现场在他们面前,估计一时半会也无法判断出来。

不过,案发现场没找到,倒是有其他的发现。

王富玉今日不在府上,是由管家陪同。林慎独当是闲聊,同管家说了几句。

“王方氏出事前,府上有没有外人出入?不一定是头一回来,但并非是你们王家人。”林慎独问,凶手想要将王方氏杀害,可能是大半夜的偷偷潜入进来,但也有可能是用一些看着比较光明正大的身份,隐藏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