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七章 陆家村(1 / 2)

加入书签

几天下来,徐州城有头有脸的谁不知道安乐长公主如今住在谢家了,于是,天天的,男的女的老的少的,都想往谢家跑,可不啊,就这么一茬两茬的会面,大罗神仙也会乏得要死。

刘沂本来就不耐烦这些,宴会什么的没办几次,就悉数推了去,乔装打扮一番,就准备和小乙、陆天他们溜出去好好逛一逛徐州城。

“呜呼~终于出来了!可算是甩掉那些讨人厌的跟屁虫了!”李小乙一入集市中,就喜得双手抱着后脑勺得意地吹起口哨来了。

几个贴身随从习惯性地怼他道:“啊哟,你少得意了,明明多亏了小天把咱们从这个巷子那个道上给来回领着,若真是先头像个无头苍蝇一样跟着你跑,还指不定跑到哪里去了呢?”

“呸呸呸,我李小乙出身军营,师承都尉使大人,怎么可能像你们说得那般无能,明明我就是……”

“好了,好了,”刘沂噗嗤一笑,连连打断了他的长篇大论,“你快别贫嘴了!”

不得不说,这李小乙真是个大活宝,就没有他不能说出来的俏皮话,只不过偷着空出来的,还是得抓紧时间,刘沂深知自己不仅仅是出来玩的,更是来考察一些内部情况的。

“走,先去谢家庄看看!”

陆天讶异地转过头来,见刘沂肯定的眼神,眼睛里顿时蒙过一阵白色的雾气。

“我带殿下去!”

刘沂他们出发的第一站就是陆天和陆雨两兄妹的老家——谢家庄。其实,那块地方,本来不叫谢家庄的,它原本是叫陆家村的,顾名思义,村子上住的大多都是姓陆的人家。只不过后来土地兼并风气盛行,再加上谢氏一族的推波助澜,这才使得整个陆家村的门户,要不就是彻底搬走,要不就是被收为奴。

而陆天和陆雨他们一家,就是最惨的一种,他们全家上至六十岁老人,下至妙齿儿童,都被收编为谢氏的奴仆了。

要知道,成为了奴仆,是没有自己的人身自由的,主子要你去哪里,你就得去哪里,因此,陆天的奶奶一大把岁数,还要被安排去柴房里砍柴火,陆天的父亲母亲则一个被安排去做苦力,一个去田里种地。当时还年幼的兄妹二人,因着岁数小,这才逃过一劫,只是被撂在内宅里,做些简单洒扫的轻便活儿。

“父亲,母亲,祖母,我回来了……”到了谢家庄附近,一直沉默寡言的陆天终于忍不住热泪盈眶。

刘沂轻轻叹息了一声,造化弄人哪!

从一开始,在某一年,因着连连天灾,上半年旱灾,下半年泛涝灾,一向靠老天爷赏饭吃的农民们可谓是走投无路,饥饿难耐,尤其是老实种地的陆家村人们,更是如此了,可人总得要活下去啊?没有粮食怎么办?那就得去借!可向谁借的?四处都是饿的嗷嗷待哺的乡亲们、村民们啊!

就在这时候,谢家人宛若神明一般出现在陆家村人面前,他们带来了粮食、被褥、光明的一切。众人心生感激之余,恨不得把谢家人当做天上的神仙一般给供着。

但现实总是残酷的,谢家人带来活的希望,随之而来的还有一张张约定。约定于X年X月,X户就得按照市场原价悉数还钱给谢家,淳朴的陆家村人想了想,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如此行事倒也可以接受,于是纷纷签字画押,以解眼前生存的燃眉之急。

有了谢氏的开头,徐州城的大户们纷纷效仿,再也没有人愿意白捐白给了,连徐州州府也奈何不得,最终权衡之下,只得如此了。

只是解得了一时之困,解不了一世,随着天灾的加重,陆家村的村民们只能不断地向谢氏这样的大户人家继续借钱借粮,但是债务越欠越多,如高台般垒住,压垮了不少以田地为生的农民家庭。好一点的有点余存的家庭,咬紧牙关,勒其裤腰带,熬个两年就把欠款悉数还清了,可更多的,就是像陆天他们家一样,卖了茅屋田地,也远远换不起借款,于是,无奈之下,他们只得被充作奴隶,从此失去自由的身份。

小小的陆天,陆雨,从此就开始了背井离乡的生活。

刘沂不忍地说道:“不急,我们先寻个小路,去你家中看看,思家之苦,总是情切!”

陆天红着眼睛点点头,随后熟门熟路,七拐八绕地找到一片林子,带领着刘沂一行人小心地穿了过去。

“殿下,穿过这片树林,再下个斜坡,就能到了。”

刘沂点点头,沉默地跟了上去,众人也都知道陆天的身世,此刻的心情皆有些沉重。

又走了一会,终于下了个坡,此时,大家的裤腿上都沾上了些泥,陆天迟疑地看了刘沂一眼,惶恐地说道:“是小天带的路偏了些,弄脏了殿下的衣衫。”

“不妨事的,本就是穿着便服,”刘沂摇摇头,随后一本正经地安抚道,“若不是这有条小路,只怕我们还进不来呢!”

陆天点点头,这才放下心来。他四下望去,只见旧时的景色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见茅屋旧舍、飞禽走兽,茫茫四野唯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