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章 盖大棚(1 / 2)

加入书签

日子一天天过去,天气逐渐转凉,泉林山庄里面的景致也发生了不小的改变。

山庄院子里的三两株桂花树在经过将近春夏的等待后,终于迎来了属于自己的花期之后,香气扑鼻,返璞归真。不过除此之外,院子里里外外的花草果树也就没有太多的变化,依旧翠绿无比,毕竟有活泉水的滋润。

小粉团儿和先前在庄子里认识的骑着黄牛的小铃铛此刻正在桂花树下捉迷藏。

“唔,我要抓到你了!”小粉团蒙着眼睛,四处**着,“哎呀呀,你躲哪里去了?”

“嘻嘻,输了的人要给对方做桂花糕哦!”小铃铛边往后躲,边故意发声调笑道。

小粉团嘿嘿一笑,却不想又扑了个空:“那是自然,若我输了,我就让我母亲给咱们做,横竖我两位哥哥不在这,就我俩的饭量,是不会太辛苦我母亲的……”

被自己女儿使劲坑的刘沂此时正躲在自己的房中大算特算。

“除去成本和赠品,又挣了一大笔!”刘沂自己一个人反复盘点着自己的小金库,不由得眉开眼笑,“没想到,单单是种西瓜也如此赚钱呀!”

又笑了好一阵,她才止住,转念一想,可是西瓜的营生只能是一时的,眼看秋意渐浓,田地里仓库里的瓜应该也快卖完了,接下来该何去何从呢?

难道说同从前一样,继续苦哈哈地种麦子高粱什么的?那可不行!刘沂摇摇头,就是她愿意,山庄里的庄户们都不会很情愿!要知道吧,此次辛苦培育西瓜,再疯狂销售出去,刘沂虽说非常“懂事”地给景帝也送上了一笔不菲的钱财,之后更是拿了剩余的大头的钱,可还有一小部分可全都分到了庄户和负责销售的伙计的手里,那些钱对刘沂和宋家人来说,根本不算什么,可对于这些普通的小老百姓,那可是能支撑一家子一两年生活的收入!

人啊,都是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的!同样是辛苦劳作,想都不用想,当然是更愿意去做那个回报更多的工作!若自己放任不管,那岂不是和万恶的资本家有什么两样?虽说刘沂因着权势地位,已经隐隐有了资本家的苗头,可她再三跟自己强调,即便最后自己真的成了个大地主、大资本家,那也不能忘了良心!最差,最差,就是做个有良心的封建大资本家!

“是该再想些法子了……”刘沂自言自语道,心里也同时盘算开了,若单单种些普通的粮食,在如今大梁这样的小农经济为主的封建社会,是打不开销路的,“那如何是好呢?”

她苦苦思索着,什么萝卜、大蒜、葱,太寻常了,想了想便就否决了。

“那玉米?”她眼睛一亮,“玉米好呀,这泉林山庄的地形,既有平原又有浅山区,再合适不过的了!”

她兴奋了好一会,转念又一想,这玉米吧,虽说不是所有人都能吃上的东西,可到底也是秋冬常见的,穷人家或许没有,那些长安城的勋贵们一定在饭桌上少不了。

“这样就捞不着他们的钱啦!可恶!”刘沂摇头晃脑地叹气道,她最想挣得就是富人的钱了呀!穷人都只是向其贩卖价低味次、但综合比起来性价比极高的东西。

“奢侈如斯,他们这些人呀,就是冬天,怕也少不了什么水灵灵的菜的哟!”

虽说这话把她自己也说进去了,刘沂正叹息着,忽然,她的脑子中灵光一现,秋冬什么最难得?当然是新鲜的瓜果蔬菜了!这些菜,可不仅仅是通常过冬的什么白菜、萝卜、小麦、蚕豆、油菜这类的作物了,而是指的是春夏吃的那些时新菜!

刘沂想起刚来大梁时,小粉团不就是对便宜弟弟赏赐的那盒韭黄赞不绝口嘛?据说,宫中也是花了好大价钱才弄出些来,若是自己能盖好些大棚,做成现代温室培育的那种,哪怕效果只有其七八成,也是个惊人的好营生了!

若是做不成的话,那也无妨,刘沂笑笑,天寒地冻的,以往过冬,普通农家人多半就是在屋子里生上一盆炭火,这就是勉强算冬日取暖的方式了。而若是这大棚没达到理想效果的话,就是让大家在这里度过一个温暖的冬天,也是桩美事!

说干就干,刘沂一下子唤来钱多多和庄子里农活最拿手的几个庄户。

在她的记忆里,现代的大棚,尤其是北方或者大西北的,大多用砖或者土坯搭个类似火炕的火道的,不过现在大梁这个朝代,砖是不用想了,根本没有,至于土坯,怕也来不及打了。

于是,刘沂索性想了个简便的方法,她想起来了用水泥打预制板的方法,这里没有水泥,不过倒是可以用粘土和泥,再用一些小木棍代替钢筋,就这样,便吩咐这些庄户们用黏土泥,帮着打了很多泥质的预制板。

庄户们虽然不知道她想做些什么,不过本着对主家的尊敬,以及对刘沂本人的佩服和爱戴,差不多整个庄子里的不管老人小孩都马不停蹄地行动了起来。

而后,刘沂再对庄子中的几个得力的大管事将自己的想法徐徐告知,这些人早就深受刘沂的恩德,自然是莫不应从的。于是,他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