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一章 谢道元(1 / 2)

加入书签

放榜后又过了几日,就到了殿试。

当然,殿试不像前几轮考试需得好些时候、多个考官裁决才能出成绩,因着是景帝出题,八十余位进士齐齐坐殿作答,直到当日刚落了些余晖的时候,所有人的最终名次才由着大鸿胪一一念了出来。

因此,差不多快到傍晚的时候,本次进士的排名就已经传遍了长安城大街小巷了。

“母亲,母亲!”大老远,刘沂坐在院子里就听到小胖子宋温的嚎叫。

见他上前,还拽了宋尚急促促地前来,刘沂不禁笑道:“你们走得这样急,可有什么好事?”

果然,就见两个男孩子的眼眸子亮晶晶的,怎么着也藏不住内心的欢喜。

宋尚先是拱手作了个揖,知礼地说道:“母亲说得是,的确有个大好事。”

“中了!中了!”小胖子难掩喜色,很是骄傲地得瑟道,“您怕是还不知道吧,我桃李斋的谢师兄被皇帝舅舅钦点了状元!”

刘沂一下子也笑了起来:“哦?状元郎?那可是天大的荣耀!”

“是啊,”宋尚饶是再沉稳,也激动地直点头,“谢师兄真不愧是我辈楷模!”

刘沂见了直发笑,还从未看到宋尚如此钦佩一个人呢!想来,这谢道元不仅文才出众,只怕为人处世上也有他的独特魅力。

见刘沂笑得像花开了似的,宋尚不免脸一红,这才悠悠解释道:“母亲,从前在桃李斋,尚儿碰见过谢师兄几回,见我学业困惑,他还会主动讲解一番,时间长了后,若我寻大儒不得空,便都会去请教他,谢师兄从来都是很有耐心的。”

小胖子也赞同地直点头:“儿子我也问了好几回谢师兄,您可不知道,那些晦涩的字句吧,经过谢师兄一拆解,就瞬间变得通俗易懂起来,想不记得都难呢!”

“这谢家孩子读书竟这么厉害?”

“可不是嘛!”

“也是个好性子的。”

乐呵之余,不过转念刘沂又一想,这样优秀的青年才俊在原书中竟然会被埋没上十来年!哎,也许是自己穿越带来的蝴蝶效应,好在如今状元已定,应该也出不了什么差错了。

只是,反复默念起谢道元的名字,刘沂没来由地感觉到心底一丝烦躁之情,仿佛有什么东西就要从心眼里蹦出来似的。

不想了,不想了,刘沂连忙摇摇头,说道:“既如此,他既是你们的师兄,又是你们老师的外甥,于情于理,公主府都应该送上一份贺礼。”

“秦姑,你一向有分寸,该知道如何去做了。”

“喏。”

就在秦姑刚要离去之际,刘沂猛地叫住了他,她还是隐约预感到有些不妙,嘱咐道:“出门带上些府丁吧。”

“嗯?”别说秦姑了,就是宋尚宋温他们都是一愣,送份礼而已,哪里用得着如此兴师动众。

见他们神色惘然,刘沂只得胡乱敷衍道:“天黑路滑,今日日子特殊,想必不少贵人出来走动,多些府丁也好免于冲撞,还显得本宫对严大儒的敬重。”

此话一出,秦姑觉得甚有道理,当然也不再迟疑,得令就麻利地安排下去了。

而后,刘沂和家中三个孩子用了晚膳后,就回自己院子休息了。

可奇怪的是,到这个时辰了,还不见秦姑带人回来。

这是怎么回事?按理说,即便是公主府马车驶得让人再慢,这个点了也应该快到家门口了,外头万万不会安静如斯。

刘沂左等啊右等的,茶水是喝了一杯又一杯的,还不见人回来,她不免有些着急起来。

“殿下,如今国泰民安,姑姑在外不会有事的,许是有什么事情耽搁了。再说了,您还让她带了不少府丁出门去了呢!”屋内伺候的婢女们你一言我一语地安慰道。

刘沂长叹了一口气,她又何尝不知,只是秦姑跟自己这样久了,如同亲人一般,难免会关心则乱。

就在她胡思乱想之际,就听得外面一阵动静,不一会儿,秦姑就大步流星地赶了过来。

“回来就好!回来就好!”

见刘沂靠在榻上,一副牵肠挂肚的模样,秦姑不禁心一暖:“殿下,老奴没事,您尽管放心。”

“嗯,没事就好,”刘沂喃喃道,再一打量面前老妪风尘仆仆地样子,她连忙倒了杯茶,心疼地说道,“秦姑你先坐下,喝杯茶暖暖身子。”

“这怎么使得?”秦姑再三推辞,可还是拗不过刘沂。

“到底出什么事了?”

秦姑使了使眼色,屋内众位婢女皆告退,一时间,只剩下她二人面面相对。

见人都走尽了,秦姑这才将今晚情形娓娓道来。

原来啊,她率人送礼至严大儒家,见只有其家仆和夫人在,本欲直接将贺礼撂下,但一想到刘沂对严大儒的真诚谢意,便打听着状元郎和大儒身在何处。打听到了庆功宴的具体地址,秦姑自然调转车头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