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八章 逢恩科(1 / 2)

加入书签

三月底,刘沂这头收到关山侯府送来的一大袋沉甸甸的银子,心知知味楼的生意就还算红火了,心中的这块大石头终于才放了下来。

柳树梢梢,暖暖的春日让人瞧了心情就不由大好,刘沂想到好久没带几个孩子外出活动散心了,便又起了兴致。

“走,出门瞧瞧去!”

不一会儿,安乐长公主府就从偏门悄然驶出一辆四驾马车,宋家三兄妹和刘沂就赫然在里头坐着。

长安街道景色一切如旧,就是越邻两市,人流越密集,刘沂家的马车也不得不放慢了脚步,徐徐行进。

“没想到,春日外头出来的人竟然这样多!”刘沂透过纱帘,看着四处都是人流嘈杂、车水马龙之态,不由发出了感慨。

“哈哈!”小胖子宋温咧嘴一笑,随即摇头晃脑地说道,”母亲莫非不知,这些时日长安城内可是来了好些外地的考生呢!”

欸?刘沂不由一愣。

还是沉稳温和的宋尚耐着性子告知了一切,原来啊,自景帝登基以来,并未曾开过科举新恩。

本来,按照五年一大考的顺序,应该是在明年四五月份举办会试,可一来朝廷在应对叛王之乱时打了个打胜仗,非常值得庆贺,二来陛下新立了太子,因此当朝天子在思虑一番后,还是决定将会试提前。

正是如此,外地的考生学子们在接到朝廷通知后,不管是家离长安有多远的,都马不停蹄、日夜兼程地赶到了这里。

原来如此!刘沂听了微微一笑,都怪近日实在是忙得不可开交,即使是自己休憩了也未听旁人提起过,倒是没能及时关切到此等国家大事了。

“可这样提前了一年,那些学子们准备的时间不就少了许多吗?”小粉团想了想,很是不解地询问道。

“可不是嘛!听说朝廷刚颁布通知时,可是引来了不少读书人的怨怼呢!”

“啊?皇帝舅舅这样聪慧的人,他们怎么还抱怨呢?”

看着自家妹妹天真烂漫、还不是太理解的模样,小胖子口气不由软了许多,连忙补充解释道:“阿慈,舅舅不只是咱们的嫡亲舅舅,他还是整个大梁的天子,天子说什么,臣民们必须去服从什么,也不见得非得在乎那么多的。”

“母亲倒觉得,外面不一定如传言所说的那样,”刘沂微微一笑,随即指着马车外来来往往的人说道,“你们过来仔细瞧瞧!”

几个小朋友一下子全凑到了刘沂身边,纷纷往马车外仔细瞅了好几眼。

咦?虽说风尘仆仆的读书人不少,可瞧着他们的神色,或辛劳或疲惫或谈笑,唯独埋怨的脸色倒是极少的。

相反,在这样平和安静的外表下,总让人觉得他们心中似乎跃跃欲试,仿佛藏着什么即将要蹦出来似的。

“这倒是奇怪的很呢!”小胖子撇撇嘴,紧皱起眉头,“哪有人不想多留些时间温习功课呢?”

刘沂心知暗道,是啊,天底下哪有人喜欢应付老师的突击检查呢?更何况,所谓的突击检查是完全关系前程命运的会试,这个老师还不是一般人,可是大梁最顶级的宰辅官员和唯一的皇帝陛下!

若是让正在高三刚开始复习的自己突然去参加高考,饶是刘沂再是多好的学霸,心中肯定也是很不乐意的。更别说,这大梁王朝全天下嘴皮子一向利索极了的读书人呢!

可他们为什么各个看上去兴高采烈的?这架势,好像就似乎是报考了就能考中一样。

刘沂摇了摇脑袋,还是不大想的明白。

可还别说,真实的情况就和她想的大差不差,的确报考了就有极大的可能性中选!

而这时,一贯沉稳宁和的宋尚突然温声开了口:“也许,尚儿是知道一些内幕情况的。”

“哦?说来听听。”

有着刘沂的鼓励,宋尚也大着胆子说了起来:“这还是前些时日父亲正巧说与我听的……是这样的,陛下虽开科考新恩,但提前一年总是惹人嫌恶的,便同时昭告天下,此次恩科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选拔官员,让他们去年初好些新立的郡县上任职……”

刘沂仔细听着,心下了然,原来便宜弟弟打得是这个主意!

自从去年收复叛国,朝廷便多了好些新管辖的郡县,若是继续沿用叛王旧属吧,景帝怎么着,远在天边也是不能放心的,毕竟生怕有不轨之心的小人们借机卷土重来嘛!

若直接派朝廷中现有官员去吧,又一下子填补不了大大小小那么多的空缺,就是朝中也会陡然少了好些得力的干将,机构行事运转也不太方便。

若是提前开考会试,便能直接从全国现有的人才体系中选拔出一批可堪大用的佼佼者,待出了成绩,便按照名次,依次将他们安排职务下放基层,既让新人们得了锻炼的机会,好不一味的苦读经书,又能瞬间解了朝廷人员缺漏的燃眉之急。

真真是聪明!刘沂心里一下子佩服极了。

“原来考上了直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