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七章 办秋射(1 / 2)

加入书签

夏日的烦闷很快就过去了,随之而来的是晴空爽朗的秋天,只见天空分外晴朗,白云也绽露笑容,路上高的白杨树在哗哗地鼓掌,风在悄悄地把消息传送。

“又是一年秋射。”宋钰身着一身玄黑金丝边的骑装,边骑马边和坐在马车上的刘沂闲聊着。

“可不是?”刘沂高兴地应和道,她的心思雀跃地如同枝头叽叽喳喳的小鸟,可比以往外出游玩紧张兴奋多了!

毕竟,大梁秋射可是等同于现代的国庆天安门大阅兵啊,所谓“国之大事,在祀在戎”,秋猎作为传统的军事仪式,以田猎为最初方式,演变至今。

传说时代的战神蚩尤就是华夏先民的狩猎首领,后代利用田猎进行军事训练,都要祭祀蚩尤,这种传承一直流传到大梁。

当然了,从前大梁刚建国,国力孱弱,四境不安,因此常常举行阅兵来彰显武力。如今,在文景二帝的治理下,整个大梁国富民强,一片欣欣向荣之貌,秋射也就真的只是单纯地鼓舞士气,行祭祀之礼了。

宋尚和宋温共坐一辆马车,他们二人虽谁也不理谁(其实主要是宋温脾气犟,单方面不理宋尚),但肉眼可见地,二人都实在压抑不住内心的兴奋之感。

八月十八,据负责观天象的天监禀报,是个极好的日子,宜出行,宜狩猎。

因着是皇家活动,秋射被安排在京郊的溧枫围场。该围场,之所以叫这个名字,不仅是因为它靠近溧水河畔,还因为附近的溧家坡上漫山遍野地栽满了不少枫树,尤其是秋季来临时,山上火红一片,如同接天连地无穷无尽的火烧云似的,令人赏心悦目、赞叹不已。

溧枫围场内,所有人、东西等一应安排妥当了。

景帝身穿一身金色戎装,坐在最高的台子主座上,两边就是文武百官分作两旁端坐,再远一些,就是一些世家命妇和大家的公子千金们。

刘沂就带着宋家三个小儿端坐在这边,旁边离得最近的是欣文公主和叶蓁蓁,因着她们记恨小粉团深受景帝青眼,因此,叶家人一改平日笑脸迎人的模样,很是冷漠地漠视着刘沂一家子。

刘沂也完全不在乎,毕竟自己家和关山侯家亲眷的座位离得也不算远,因而,她们几个倒是很是亲厚地隔空聊着天。

“尚儿,温儿,这是你表姑家的几个孩子。”刘沂笑盈盈地替两个男孩子介绍道。

郭嘉很是热情地打了声招呼,她的哥哥郭廷虽常年冰山脸,但见着刘沂一家也还算积极地打了招呼。

由于有关山侯夫人邹氏引荐,很快刘沂他们又与长安城的其他世家命妇们一一见了礼,众人一派欢声笑语,好不热闹。

即便是曾经在岷江与刘沂有了不和的周家,当家夫人也笑容满面地同刘沂行礼,有句话说得好,伸手不打笑脸人,刘沂自然也很和善地应对了,毕竟一笑泯恩仇嘛!

可唯有叶氏这边冷冷清清的,欣文公主自恃身份,不愿意主动和旁人打招呼,可这些世家贵胄们谁不是个人精儿,瞧见刘沂和叶氏毫无沟通的模样,就心知两家怕是不和睦的多了。

一个是先帝的姊妹,一个是当今陛下的亲姊妹,孰轻孰重,在座的都不是个傻子。

因此,他们大多都只是远远地向欣文公主颔首致意,更多地便是凑到刘沂身边交际攀谈。

叶蓁蓁一向好脸面,可她没有欣文公主那般的沉着自定,此情此景着实令她难堪,她不想着是自家态度太过倨傲,反而将怨气都转移到言笑晏晏的刘沂一家身上了。

不一会儿,秋射活动便正式开始了。

大家都安分地回到了自己的座位上,满怀敬意地观看起阅兵了。只见高高的旌旗随风飘**,似乎有遮天蔽日之势,台下兵甲排列整齐,随着鼓声不停变换着队形,呼喝声响破天际,让观礼的人无一不感到情绪激昂,热血沸腾。

刘沂看得很是用心,因为她知道,士们无数辛劳的汗水,想来烈日炎炎,光是排练就流了多少汗水啊!这些都值得她给予最诚挚的敬意。

鼓声乍停了,只见景帝大步流星地走下高台,然后穿过重重铁甲,走到队列的最中间,亲手将象征着军权的虎头符递到站在中央等候的高级军官的手上。

“起!”那军官恭敬地接了天子的赏赐,随即昂起头来,朝天空大喝一声。

“哈!哈!”铁甲战士们也非常有节奏地举起手中的长矛,同时飞快地往地面砸去,于是天地间,**漾着威武雄浑的呐喊声,仿佛能深入灵魂似的,一下子就把众人的爱国情怀勾了起来。

宋钰因着虚衔不高,坐的偏靠后了,但他还是看得极为认真,心中滚烫不已,好像自己就能融入其中似的。

待活动尾声,此时太阳仍高悬于空中。

就听得景帝坐在最中央的高座上,大声宣告道:“今日秋射已毕,还剩最后一项活动内容。”

说完,他便“啪啪”鼓起掌来,台下的铁甲将士们如潮水般静默退场了,只留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