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开东市(1 / 2)

加入书签

这安乐仗着命好,惯会装模作样,之前当着我儿刘荣的面还挺能套近乎,可转身就塞给了陛下不少美人,近日还假意拉拢了后宫不少贱蹄子,真当自己梁宫第一宠妃是摆设?!

绾妃哪里知道面前的安乐长公主早已换了个芯子,只道是不忿安乐这个出嫁女不守妇德,整日想着在娘家搅弄风云、耀武扬威,心里暗恨至极。

不过一想到如今自己还未登上后位,长子刘荣虽得陛下宠信却也未被封为太子,到底是形势比人强,绾妃只得强压下内心不满,连忙乖巧讨好道:“妾听着也觉得有趣呢!”

同为女人,刘沂自然能察觉到绾妃的言不由衷,但秉持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原则,又想到自己已经让她不好受了,刘沂便止了继续戏弄的心思。

而景帝听罢,沉思了许久,前后踱步了好几个来回,酌情开口道:“如今阿姐的铺子开了一阵子,也该让整个东市都热闹热闹。”

“很是如此,光有撷芳阁吾总觉得街道上冷冷清清的。”刘沂顺着天子的话笑着说。

这开业后的红火景象长安城谁不眼红?别说是西市的大商贩了,饶是城东的豪门勋贵也有不少想从中分一杯羹的。但由于朝廷对东市的管理一直没有明确的说法,众人也不敢轻举妄动。因而这些日子以来,刘沂的公主府上宾客如云,多的是想要探听天子心意的人。

“臣妾的兄长也想在东市做个买卖呢!”绾妃一听,很是上心,急忙向天子表个态。

毕竟父兄出身微寒,无官无爵,家中一应财物多年来都是自己接济的,如今有个上好的发财之计摆在眼前,绾妃自然不能错过。

当然,她自负聪颖,不会觉得撷芳阁获利颇多是产品新奇、经营得当的缘故,只当东市灞河畔乃钟灵毓秀之地,人人去了都能捞上一笔!

“这倒无妨,不过,既开了市,如何管束倒是个大问题。”

景帝开辟东市,不光是为与阿姐的一番私情,更多的是想在现有的体制下活跃经济。之前西市也就一小片,管辖起来并不难,如今两市并对,是得立一个滴水不漏的章法啊!

“哎呀,陛下只要遣专人看着就好了,有陛下龙威照拂,不会出问题的。”绾妃殷勤地答道,想在天子面前卖个好,却不想景帝闻言更是眉头紧锁。

“绾妃此言差矣,陛下是怕改革后的商业红利被贵族们强取豪夺了,反而事倍功半。”刘沂毕竟是高材生,经济学还是有所了解的。

绾妃不服气地说道:“本宫虽不懂这些,可是本宫相信陛下能妥善做好的。”

刘沂一下子哭笑不得:“我可不曾说,陛下行事是不行的,绾妃为何如此曲解呢?”

她不得不补充道:“只是要多加上好些先前没有的东西了。”

景帝点点头,严肃说道:“朝廷必定是要严加管理两市的,朕之前一直在思索如何杜绝权贵与民争利……”

这便宜弟弟倒是位心怀百姓的明君,刘沂默默在心里为他竖了个大拇指,忽又想到历史上唐朝开元盛世时期政府对市的管理,不由豁然开朗,忙把其中一些政策分说一二。

“安乐倒有些想法……”

“阿姐请说!”景帝心胸开阔,本就为此事苦恼着,自然不会拒绝他人的建议。

“吾认为,首先官府须得统一商品质量标准和规格标准,要求各类商品的生产和销售要符合‘官样’,如丝织类商品有长短、广狭、端匹、屯綟之差,严禁不符合官样标准的行滥、短狭商品入市交易。凡官私斗、秤、度尺,每年固定月份诣寺校印署,无或差谬,然后听用之。这样加强质量管理和禁止非法牟利,有助于维护交易秩序。当然了,陛下也可确立相关法规,对诸造器用之物及绢布之属,有行滥、短狭而卖者,得利计赃重者,计利准盗窃论……”

景帝若有所思地点点头,继续听着。

“至于陛下所说的官署机构,吾认为两市分设市署准局是必要的,以保证公平交易和物价稳定。同时朝廷应对两市的开市和闭市有着严格的规定,比如每日午时听得击鼓三百声,众人才能入市,待日入前七刻,听得击钲三百声众人必须从两市离开。还有陛下若同样能定了对市门的修缮和禁止在市中聚众扰乱等规定,都有利于维护良好的市场环境……”

“还得再将商品分门别类设立专门的行,既便于市场管理又有利于市人交易。例如,可列东西二市,市内货财百十来行,四面立邸,四方珍奇,皆所积集,对米行、绢行、铁行等各行进行划分,同类货物售卖可专区一同售卖。”

刘沂凭借着优异的历史知识,又说到了唐朝的市籍制、商税制以及商品流通的公验、过所制度等,饶是见多了人才的景帝也被她的侃侃而谈震惊到了:“不晓得阿姐还有如此大才,真如妇好在世,是朕不识啊!”

“微言末语,哪能比得上武丁王后呢?”刘沂很是谦虚,毕竟自己只是多了两千多年的历史文化积累,不敢托大。

当然,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