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二章劝说(1 / 2)
周斓山这些日子很是苦恼,就算知道顾紫蒨就住在镇上,却因为不知该如何决定而不敢去见她。
日子一天天过去,眼看着明天就是小年,周大叔和李氏为了缓和两个年轻人的关系正盘算着是将山下的人接到上山来,还是带着寇叔一家三口去镇上住些日子。
经过多日的相处,李氏已经完全将寇叔一家当做自己人,对寇婶更是无话不谈。
这寇婶也是人精,在周家住了这些日子也算看出来了,这个家虽然姓周,真正能当家作主的却是顾紫蒨。
想到不管是顾紫蒨等人来山里,还是自己等人去镇上,她都可以看到许久不见的大女儿,倒也不在意在哪里过年。
“夫人,这些日子我在山里听说了一些姑奶奶的事,想来她和表小姐以及表少爷肯定是不愿意回山里的。若是让顾姑娘他们回了山里,镇上就只剩下姑奶奶母子留在山下过年总是不好,不若去山下过年,到时候缺少什么买着也方便不是?”
“这么说倒也不错,只是这征兵的事儿还没过去,我怕大山子这个傻小子一时冲动会不管不顾,直接去县城报名。”李氏叹息道。
寇婶也知道顾紫蒨和周斓山之间的关系,寻思了一下,小心翼翼提议道:“夫人,这大少爷和顾姑娘年纪也不小了,大少爷又一心想要当兵,这要是期间出了岔子,顾姑娘那么好的儿媳妇人选可就要成别人家的了。
不若我们和顾姑娘商量商量,让他们两人尽快完婚,只要两人成了亲,就不信大少爷还舍得离家当兵。”
听到寇婶这话,李氏眼睛一亮,正想附和,随后又想到什么无奈的叹了口气。
“寇婶,你这主意是不错,可是,哎……”
“夫人可是觉得奴婢这话有何不妥?”寇婶不解问道。
“那顾姑娘的父亲过世不足一年,还在孝期,我们怎么好这时候开口?”
听到李氏这话,寇婶也是一阵叹息,这件事她自然听说了,不过她很快想起什么,认真道:“夫人,昨天的福伯过来了,那时候您不在家,他又不能久留,这才和我说了说山下的情况。
据说现在县城征兵的那些人经常去镇上找麻烦,这是咱家有块御赐牌匾,他们才不敢造次。
这要是大少爷没有那当兵的心思,他们自然也不敢来硬的,可是大少爷这心思,再加上那些人的软磨硬泡,福伯提议还是让两人尽快成亲。
这样一来,顾姑娘在这个家里也算名正言顺,二来大少爷舍不得家中娇妻受委屈,自然也就不想着去当兵了。”
“你这话不错,只是……”
李氏还是有些为难。
“夫人,福伯说顾姑娘在这个世上已经没有亲人,他父亲最想看到的就是能有人照她,两人能够尽快完婚,过年的时候一起去祭拜,他只会开心,绝对不会因为什么孝期怪罪她的。”
听到寇婶这话,李氏确实心动,想到最近经常不在家的大儿子,忍不住拍了拍她的手,笑着说道:“这件事我记下了,等下他爹回来我们就去山下一趟,你们在家可要看好那小子,绝对不能让他乱来。”
“大少爷并不是那种没有分寸的人,夫人尽管放心就是。”寇婶笑着说道。
得到寇婶肯定回答,李氏开心的去准备等下下山的东西。
周斓山怕李氏念叨,这些日子整天躲在外面,一点都不知道李氏的这点算计。而他此时正在大斓岭的村头,被一群人围在中间商量着什么。
周斓山想要当兵,想要建功立业,想要一家人再也不会被人随意欺负,并不是一时冲动,而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他所做的这一切虽然大部分都是为了顾紫蒨,却不得不承认,也有那么一点私心的想和凤煦一别苗头,让人知道他周斓山也能给顾紫蒨带来幸福。
周家有钱,周斓山从没担心过自己没钱不得不去当兵的问题,可是周围几个村子的村民却没有他这么幸运,很多人家别说五十两银子,就是二两银子都拿不出来,一早就决定由谁去当兵。只是舍不得家里,这才迟迟没有去县城报名。
这些年从山里走出去的那些当兵人一个都没回来,那些被选出来当兵的,一个个都是抱着必死的决心和家人相处。
当然,也有一些不甘心就这么去战场送死的,偷偷找到周斓山想要从他这里借银子。
大家都是可怜之人,周斓山也想过将银子借给他们,免去这些人的兵役之苦。可是他帮得了一个人两个人,却帮不了十多个村子上百人。
大家也都明白周斓山的苦楚,一个个在失望离开时只能拜托他保护自己的家人。
一开始周斓山还能应下,只是随着拜托他的人越来越多,他的心越来越沉重,尤其自己也有去当兵的意思,就忍不住和人抱怨了一两句。
大家一听说周斓山也有去当兵的念头,众人心思立刻活络下来,这个消息更不禁而走,
也不知道是谁带的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