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8章 咸阳之变,太后驾崩(2 / 5)

加入书签

从了老母的指示。

    她用深青色的绳子,打了个络子,将灵珠紧紧箍在里面。

    水元珠虽是灵宝,却宝物自晦,并无灿灿灵光闪烁。

    她将络子挂在腰间当配饰,也没引起娘家人和乡邻的注意。

    倒是她老子娘,有些心疼她的遭遇,又有点嫌弃她一个老姑娘赖在娘家,第二天便开始张罗为她找个新的婆家。

    李氏心里闷闷的,对自己的命运却没发言权,只能默默帮家里干活儿。

    大概回到娘家第十天。

    第四次到沱河边清洗纱布时,李氏路遇一个五十多岁的老头。

    老头提着包裹,眼神明亮,相貌堂堂,腿脚很利索,只是脸上饱经风霜,看着比真实年龄更加苍老。

    两人错身而过,李氏自己都没注意,老头却猛地停下脚步,惊疑不定回过头,盯着她腰间的络子看了又看。

    “姑娘,老朽是蓟县人,走了几十里路,嘴巴干得很,可否借你瓦罐,喝一口清水?”

    此时的李氏,和淮阴的漂母差不多,都是带着饭食清水,到河边洗纱。

    累了饿了也不回家,将就着填饱了肚皮,休息片刻,继续干活。

    毕竟,河边不是在家门口。

    几十斤纱布,一来一回两三里路,累得慌,还耽误时间。

    李氏也带了干面饼,还有一个小瓦罐装了米汤。上午干活,中午随便吃一些,下午接着洗,到了傍晚,提着一大捆干净的纱丝返家。

    听到老头要讨水喝,李氏还没反应过来。

    因为此时并非在河边,而是在去河边的路上。

    她犹豫了一下,还是将自己的瓦罐递了过去。

    老头一边喝,一边跟她唠嗑,聊着聊着,便聊到李氏腰间的珠子。

    纵然李氏反应再迟钝,此时也明白过来:老母说的那个苍头,果真来了。

    她有些激动,却没蠢到直接喊:“我等你许久啦!”

    她还是遵从老母的交代,老头问什么,她老实回答什么。

    最后她还说了将珠子挂在腰间的原因,“老母指示我,要等一个福缘足够的好人。”

    老头惊疑不定,又若有所思。

    可出乎李氏意料,老头把她瓦罐里的米汤喝了一半,道声“多谢”,便告辞离去。

    自始至终,老头都没透露半点索要灵珠的意思。

    李氏迷迷糊糊,不明不白,洗了丝纱,傍晚返回了李家。

    然后老娘一脸兴奋地告诉她:“我儿,你有福啦!不用嫁张瘸腿啦,今日宋媒婆来咱家说亲,蓟县的吕老爷看中了你,要你给他儿子当媳妇呢!”

    呃,原本李氏爹娘准备把女儿嫁给张瘸腿的。

    听名字就知道,是个瘸子。

    可瘸子也有瘸子的好处,至少不用担心被朝廷征调去修长城、修皇陵,独留下妻子在家守活寡。

    “吕老爷是谁?女儿从来没听说过。”李氏问道。

    她老娘面有异色,道:“我也不清楚,但他已经交付了十锭金子作为聘礼,五两一个的大元宝,足足十个。

  &nbs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