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2章 多方计议(二合一)(2 / 3)
向,抓起案上酒壶猛灌一口,劣酒的灼烧感让他暂时忘却胸口的隐痛:
“来日方长!”
…………
长安等了大半年都没等来的秋雨,在晋阳却已经连着下了好几场。
“王上,长安方向如何?”苏绰缓步走近。
“元修被废了。”高欢轻声道:
“宇文黑獭又寻了元宝炬。”
苏绰眉头微蹙:
“元宝炬乃旁支宗室,宇文泰此举……”
“自作聪明。”高欢冷笑一声,将手中密报递给苏绰:
“他还借着清洗元修党羽的名头,把陇西郭氏、河东薛氏这些不服管束的关陇士族屠了个干净,连贺拔岳的旧部都没放过。”
苏绰仔细辨认着那些被血渍模糊的字迹:“……元修以秽乱宫闱罪名被囚,平原公主在寝殿自缢,死前留下血书指认元修……”
一阵寒风卷过,吹得安民堂檐角铜铃叮当作响。
高欢望向西方:
“我本来打算与民休养生息,可今日宇文黑獭自绝于天下。我晋阳若无反应,世人还只道我们兵锋不利了呢。”
两人一面说着,一面走过长廊。远处庭院里,高澄正举着木剑劈砍落叶,阳光透过枝桠,在他稚嫩的脸庞上投下细碎的金斑。
“阿惠慢些!”娄昭君提着裙摆追了两步,用帕子轻拭高澄额角的汗珠:
“韩将军教的招式都记混了,该先刺再挑的。”
高欢不自觉停下脚步,秋阳将妻儿的身影镀上柔光,高澄咯咯笑着,将木剑塞进母亲手中,非要她演示剑招。
“夫君!”等看到高欢,娄昭君轻唤一声,唇角泛起梨涡:
“阿澄这几日缠着韩将军习武,倒是进步不小。”
话音未落,高澄也发现了高欢和苏绰的身影。他眼睛倏地亮起来,举着木剑跌跌撞撞奔来,声音脆生生:
“父王!先生!你们看我武艺如何!?”
木剑奋力一挥,不料用力过猛,整个人像只团子般向后仰倒。
高欢箭步上前,稳稳接住高澄:
“慢些。”
“好剑。”苏绰眼中闪过讶色:
“小世子气力不小哇。”
娄昭君款步而来:
“韩将军今早还夸他筋骨好,就是,”她握住高澄乱挥的小手:“太爱显摆。”
苏绰哈哈一笑:
“世子天资卓绝,更难得的是这份赤子之心。臣少时习武,师父常说‘剑如流水,心似明镜’。今日观世子舞剑,倒让臣想起这句老话。日后世子必成大器啊!”
“先生谬赞了。”尔朱英娥掩唇轻笑,从食盒取出温热的桂花糕。高澄立刻被吸引,却还惦记着展示武艺,嘴里塞着点心含糊道:
“父王带我骑马!”
“莫要耽搁你父王正事!”娄昭君无奈一叹。
高澄揪住高欢的玉佩不放,高欢屈指轻刮儿子鼻尖,忽然想起什么,解下腰间羊脂玉佩系在孩子腰间:
“等阿惠能挽开小弓,我再带你骑马射箭。”
…………
安民堂内。
侯景一脚踏在胡凳上,陌刀拄地,刀尖在砖上碾出细碎的石屑:
“要我说,我领五千精锐直入长安!宇文黑獭刚杀了那么多人,关中人心惶惶,此时不攻更待何时?”
斛律光仍是一身白袍,闻言微微摇头:
“我军虽然精锐,但崤函自古天险,素以险峻关隘、易守难攻著称,还是不要强攻的好,”他手指划过沙盘上的黄河弯曲处:
“不如取道弘农,断其粮道为上。”
高欢坐在上首,目光在沙盘与诸将之间游移。
苏绰端坐在侧,正仔细核对各地送来的粮草数目。
“报!”亲兵匆匆入内,单膝跪地:
“潼关探马来报,宇文泰派杨忠率五千精骑进驻蒲坂!”
侯景闻言大笑:
“妙啊!大个子去了蒲坂,这不是往咱们手里撞么!”
高欢却眉头一皱,与苏绰交换了个眼神。苏绰会意,轻声道:
“杨忠乃宇文泰麾下悍将,此时调往蒲坂,”
“必是防备我军渡河。”高欢接话,手指轻叩案几:
“看来宇文泰已料到我们会在潼关一带有所行动,提前占了先手。”
堂内一时寂静,只闻炭火噼啪。独孤如愿忽然开口:
“既然如此,我们不如出武关。去年我在商洛一带布下了暗桩,可作内应。”
高欢目光微动,正要开口,侯景却猛地一拍大腿:
“有了!咱们明攻武关,暗取蒲坂!等杨忠那大个子反应过来,老子早把他老巢端了!”
苏绰轻咳一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