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搞钱去了(2 / 2)
,姐这粮票只有八张十斤的,两张三斤肉票,但是我能带你去买不要票的瑕疵布和手纸,你看看你要不要?”售货员说道。
“要要要,可太谢谢姐了!姐,我赶时间,咱现在就去吗?”桑妤妤只想速战速决。
售货员也想快点拿到工业票,于是便快速的让身边同事帮忙看一下,带着桑妤妤走去了仓库。旁边售货员也是一眼了然的表情,看来她们平时没少干这种“换票”。
走到库房的桑妤妤就像老鼠掉进了油桶,开心死啦!
厚着脸皮快速的要了二十斤草纸、一匹布,一脸不好意思的对售货员说:“姐,我们家人多,用这个也没省,真的是挺缺草纸的。还有我结婚的新房窗户就对着厨房,不仅要四件套,还想要个窗帘,也好有点隐私。”
售货员闻言也只是震惊了一下,想了想还是答应了,毕竟这十张票换她十四张票呢,虽然粮票肉票重要,但也没工业票那么难攒,当即答应她,给她拿货,也决定换这么一次就没下次了。
桑妤妤可不伤心这是一次性买卖呢,反正要下乡了,回来一次又麻烦又没意义,也不必维持这里的关系。
再花钱买了个竹编背篓,付了钱,和售货员换了票,把布匹卷起来放底下,上面放草纸,背着满满一大背篓出去了。
走到转角没人的地方,悄悄把整个背篓都放进了空间。
刚刚在供销社仓库买的这些东西是真便宜啊,布不要票是一毛二一尺,一匹布差不多40尺才4块八毛。虽说是瑕疵布,但也只是染色有点不均匀,在二十一世纪看来,这匹淡蓝的布还有点像扎染的艺术品呢。平时想要买瑕疵布可是很难的,得在供销社有铁关系,今天也是幸运了。
草纸一斤5分钱,二十斤是一块钱。
桑妤妤还花钱买了不要票的饭盒三个、解放鞋一双、锁头三个、火柴盒十盒、肥皂两个、本子文具等,这些零零碎碎加起来也就三块钱。
今天在供销社买了那么多东西才一共花了35.8块钱,这个年代物价是真的低,看来今天换手表是真的很幸运,这样的大户在小县城是难得的。
现在桑妤妤手头上还有424.2块钱,八张布票、八张粮票、两张肉票,不算今天还有三天就要下乡了,可得赶紧换物资了。
下乡地点是东北辽省铁市叫阳坡的县城的牛头村大队,从后世的地理知识来看,那边粮食物产其实是丰富的,但是冬天很冷,在很多地方零下十一二度都是常事。
虽说冷,也有好处,一年到头,干活的时间比南方短。差不多从12月就开始猫冬,到来年三月雪化,一年少则四个月、多则半年的时间是处于休息状态的。
在桑妤妤的回忆里,听说二零年初从南方去东北都要坐至少三天三夜的火车,在这个科技更加落后的年代,估计得要在火车上待六七天了。火车上的粮食要准备好,毕竟不能顿顿都买火车盒饭,财不外露。
原主家人估计也不会给准备什么好东西,凡是还是得靠自己啊!
幸好原主会做饭,21世纪的宝宝女会用柴火做饭的估计也很少,至少桑妤妤就不会,以后可以从原主的记忆里回忆摸索尝试尝试。
现在空间里倒是还有些食材,但是没有厨具,电磁炉得需要插座才能使用,很多人家里最多只有一个电灯、没有插座。电磁炉的锅倒是可以在下乡之后用炉子架着炒炒菜,以后东北冷,还要烧热水,一个小锅是不够的,得再买个乡下烧柴火的大锅,可惜铁制品在这个年代也是紧俏货,尤其是前几年很多人家把铁具都上交去炼钢了,现在谁家的锅不是宝贝啊!桑妤妤是想着下乡之后赶紧搬出去一个人住的,原书里知青点可真就是一个戏台子啊,勾心斗角,吵架不断,一不小心还会被打架的殃及池鱼不说,搞不好哪天被女配男配算计就玩完了。
保持一个不远不近的距离,苟住吃瓜才是最美好愉快的下乡生活。
桑妤妤在穿越之前也看过很多小说,知道年代文有黑市,今天先去探探路,看看能不能找到,最好是把下乡需要的东西先准备好了,简单在心里列了个清单:大铁锅、很多很多粮食!
↑返回顶部↑